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目前尚无获得批准的治疗方法。此类患者吸入曲前列尼尔的安全性和疗效尚不明确。
在一项为期16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研究团队纳入了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通过右心导管检查证实)的患者,并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分别吸入曲前列尼尔(采用超声脉冲雾化器给药,每日4次,每次最多12吸[总共72μg])或安慰剂。主要疗效终点是从基线至第16周,血浆药物水平峰值时6分钟步行距离(下文简称峰值6分钟步行距离)所发生变化的组间差异。次要终点包括第16周时氨基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和至临床状况恶化的时间。
共计例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曲前列尼尔组例,安慰剂组例。两组的基线特征相似。第16周时,在曲前列尼尔组和安慰剂组之间,6分钟步行距离相对于基线的变化的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为31.12m(95%CI,16.85~45.39;P<0.)。曲前列尼尔组的NT-proBNP水平相对于基线降低了15%,而安慰剂组升高了46%(治疗比,0.58;95%CI,0.47~0.72;P<0.)。曲前列尼尔组37例患者(22.7%)出现了临床状况恶化,而安慰剂组为54例患者(33.1%)(风险比,0.61;95%CI,0.40~0.92;时序检验的P=0.04)。最常报告的不良事件包括咳嗽、头痛、呼吸困难、眩晕、恶心、疲劳和腹泻。
患者的基线特征
在间质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吸入曲前列尼尔提高了患者相对于基线的运动能力(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评估)。
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为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肺动脉高压分类中,肺疾病导致的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被归类为3型。与3型肺动脉高压相关的最常见肺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肺疾病。
主要和次要终点摘要
据报道,多达86%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有肺动脉高压,并且肺动脉高压与运动能力下降、吸氧需求增加、生活质量降低和较早死亡相关。间质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见于全球各地且临床病程不良,但目前无已批准的治疗方法。虽然数据有限,但批准用于1型肺动脉高压的疗法已被用于3型肺动脉高压。之前对血管扩张剂开展的研究获得了矛盾的结果。迄今最大规模的试验评估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利奥西呱对3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效果,但由于造成严重伤害而提前停止试验。
曲前列尼尔是稳定的前列环素类似物,可直接促进肺部和全身动脉血管床血管舒张,并抑制血小板聚集。之前已经证明曲前列尼尔吸入剂治疗12周可提高1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能力。之前完成的先导性研究的数据提示,3型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曲前列尼尔可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功能能力。因此,INCREASE试验的目的是评估间质性肺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曲前列尼尔的安全性和疗效。
来源:医学前沿
版权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主流媒体。如认为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
向上滑动阅览·往期临床科研
1.临床科研
冷冻消融术和药物治疗作为心房颤动初始治疗的比较
2.临床科研
Valcare完成首例AMEND(TM)人体手术
3.临床科研
sotagliflozin治疗近期心力衰竭恶化的糖尿病患者
4.临床科研
阿尔茨海默(AD)新希望,礼来β淀粉样蛋白抗体donanemab2期临床结果公布
5.临床科研
全球首例,癌症可经母婴传播!
威斯腾生物·生命科学部·服务项目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多组学研究
表观遗传学研究
机制/通路研究
基因功能研究
动物建模
CRISPR/Cas9基因编辑
更多科研请--8
凡来电咨询者皆可免费领取一份高纯度质粒提取试剂盒,包邮到家!
阅读原文看文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hl/220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