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百草枯之父”李德军:百草枯卖了多少年,我就愧疚了多少年

“百草枯卖了多少年,我就愧疚了多少年。”这是“百草枯之父”李德军的忏悔之言。

“百草枯一出,寸草不生。”这是大家对百草枯药性的最高评价,然而,百草枯既是农药更是“毒药”,为何这样说?

15年间,李德军所设计的农药可以说是扛起了“农药界”的一片天,每年使用量超过10吨。

但对于李德军来说,百草枯所带给他的忏悔远比自豪要多得多,在荣耀面前,李德军为何会不是骄傲,而是想要弥补呢?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杀人利器”——百草枯

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年的国庆节,当天下午,河南一名13岁的女孩在一时冲动下喝下了百草枯。

她被医院救治,起先情况似乎还不算糟,但很快她的病情恶化,口吐鲜血且陷入昏迷,检查结果显示,女孩的肺部纤维化已经严重到不可逆的地步。

就算是古代名医华佗也只能任其就死,一个本应该生机盎然的少女,就这样在最美好的年华夭折了。

类似的事件还在继续发生,譬如年底河北就曝光了一起蓄意百草枯投毒案,一名女子在帮姐姐照看孩子时,被她的姐夫以预防感冒为名,哄骗着喝下了百草枯。

虽然她及时察觉到味道不对,并把部分毒药吐出,还是避免不了百草枯的侵蚀,医院奔波,她才确诊出中了百草枯的毒。

虽然已经有些迟了,但在家人拼尽全力下,这名女子终于成功接受了换肺手术,捡回了一条生命,只是未来的生活都将在药物调理和各种后遗症中度过,过程必定漫长痛苦。

看到这样的惨剧在上演,李德军和国家主管部门都不忍心袖手旁观,年,我国就取消了百草枯水剂的生产许可,到了年,全面禁止了百草枯的销售和使用,但遗憾的是,这些禁令的效果并不彻底。

原因在于,总有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仍然非法销售百草枯,他们换个牌子和名称,继续贩卖这种剧毒物质。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禁止百草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选择自杀或害人的人,失去百草枯后依然可以找到其他方式。

只要对生命缺乏敬畏与珍视,百草枯不过是眼前最简便的工具,将它禁绝并不能消除他们伤天害理的念头。

所以,如果我们真想避免这类悲剧,仅仅禁止百草枯等毒物是不够的,需要做的,是帮助每个人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和痛苦就选择放弃。

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它就像春天的花朵一般脆弱美好,当我们一直记得这一点,就会变得足够强大,不会在生活的风雨中折断。

“第一农药”——百草枯

百草枯,一个本是为了服务农业生产而研制的除草剂,却因其剧毒性质变成了不少人寻短见的“利器”,在它被严格禁用前,每年都有上万人因百草枯而丧命。

如今百草枯已被当作管制物质,不再对社会造成威胁,但那些因为百草枯失去生命的人们,以及他们背后饱受折磨的家人,仍历历在目。

当我们提到百草枯时,首先想到的便是它的高效除草和无药可救的毒性,然而,这原本只是一种为农民服务的除草剂,它的发明者,山东农药科学研究院的李德军,也曾一片苦心想要避免百草枯被当作“杀人利器”。

可不免还是有些想不开的人,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最终酿成悲剧,而百草枯曾经的“第一农药”背上了“第一毒药”的“骂名”!

年之前,百草枯仍是我国农药研究的难题,这种除草剂最初是英国人在年研制成功,年时英国人发现它具有快速除草的功能,不久后百草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并出口到多个国家。

我国从年起开始从英国进口百草枯,国内的研究人员非常看好这种除草剂的应用前景,既然我国是农业大国,那么对于百草枯的需求量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年,时任山东农药研究院副所长的李德军带领他的团队,开始对百草枯进行本土化研发,为了避免和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发生撞车,他们选择了这一尚未完全开发的课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百草枯这一攻克的“硬骨头”终于还是被李德军的团队啃了下来,这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于自豪的事情。

李德军团队研制的百草枯针对杂草不仅见效快,对土壤无残留,关键是在价格上十分经济实惠,所以深受农民欢迎,得到市场反馈后,李德军将百草枯的生产技术转让给企业,开始批量生产。

自年起,百草枯正式投入使用,李德军的研究团队也从百草枯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百草枯在当时的农业生产中大放异彩,对我国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很快,百草枯便成了小有名气的农药,本来李德军还在为百草枯的成就感到开心,不过很快他便发现,百草枯出名的并不是它在农业上的作用,而是它的毒性。

因为百草枯的毒性太强,一旦流入体内,几乎没有任何解毒的办法,所以绝望的人就把它当成了轻生的最后依靠。

百草枯的药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毋庸置疑是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对于生命来说,它的要药性更是无法挽救的悲剧。

那么,服用了百草枯的人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它的致死率究竟有的多高?

挽救轻生的生命——李德军

事实上,百草枯是没有解药可解其毒性,所以它的毒性确实令人胆寒,因为稍有不慎接触到百草枯的浓缩液,就会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能导致指甲脱落。

如果直接吞入百草枯,几乎可以说是回天乏术,服下后,中毒者起先可能只是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及时洗胃和输液还有机会缓解。

但这只是开始,真正可怕的是百草枯逐步侵入人体各个部位和器官,尤其会严重破坏肺部功能,中毒后,患者往往只能再活两到三周,期间还要经历巨大的痛苦折磨。

他们会长期处于呕吐和呼吸困难的状态,清醒地感受肺部的功能在流逝,而医生对此也无能为力,即便侥幸活下来,肺部也会遗留终身难除的毒害。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有效解救百草枯的中毒,除了极少数可以进行换肺手术的病例,大多数中毒者的结局都是死亡。

15年间,虽然百草枯每年的使用数量高达10吨,但在这15年间也有超过十万人因为百草枯离开人世,在这些人中能够幸存下来的人少之又少,更令人感到害怕的是,百草枯得致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年,国家开始重视百草枯的安全隐患,相关的生产企业成立了百草枯社会责任关怀工作组,李德军也担任了这个工作组的副组长,希望能对百草枯的使用进行引导,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为了防止误服,李德军进行了多项百草枯的改良,比如将其颜色改为明显的墨绿,添加了刺鼻的臭味剂,并在配方中加入了催吐成分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百草枯的误用概率。

但李德军也清楚,这远远不够,因为决心寻短的人,仍会不顾百草枯的危险性直接大量服用,每年都还有上万人因百草枯自杀或者被人蓄意下毒而死去。

这让李德军倍感自责与痛心,他知道百草枯没有解药,但从未想到这样多的人会主动选择喝下剧毒,百草枯流通的每一天,对李德军来说就像是良心上的一个伤口。

如今百草枯已经被管制,它永远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也牵动了其他人的心,我们不能复生逝去的生命,但可以记住被笼罩在百草枯阴影下的种种教训。

结语

生命的宝贵,直面生活的困难,保有相互理解和扶持的爱心,或许我们才能逐步远离绝望,活出生命本该有的样子。

虽然百草枯的发明者李德军深感自责与痛心,但他的初衷其实很单纯——只是想让农民有更便宜有效的除草剂,减轻种地的负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