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八厘米的罪恶

郭靖杨康

之前因为期末考试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懒),郭靖和杨康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如今要开始勤奋起来——

正文开始

当郭靖对杨康说自己爸爸吸烟令她很烦的时候,杨康还不知道吸烟是如何危害身体的。于是博闻多识的郭靖就给她科普了一下,使她受益匪浅。(杨康语)

杨康从小就知道吸烟致瘾。但是由于后来知道了一种更可怕的东西叫DuPin,又看到大街上明目张胆吸烟的人那么多,她不禁对烟的致瘾性产生了怀疑。事实上不用怀疑,它就是致瘾。

01

吸烟上瘾

所谓吸烟上瘾:

烟瘾的学名是尼古丁上瘾症或尼古丁依赖症,是指长期吸烟的人对烟草中所含主要物质尼古丁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戒烟也叫戒除尼古丁依赖症或戒除尼古丁上瘾症。在医学上,烟瘾(尼古丁上瘾症)当成是一种慢性病来对待的。

尼古丁就像其他麻醉剂一样,刚开始吸食时并不适应,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等不适,但如果吸烟时间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达到一定浓度,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性,此时烟瘾就缠身了。若停止吸烟,会暂时出现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戒断反应(会随着体质恢复逐渐消失),加上很多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吸烟可以提神、解闷、消除疲劳等,所以烟瘾越来越大,欲罢不能。这种心理依赖导致吸烟者的一种行为依赖,使得吸烟者感到戒烟困难甚大,无形中增加了戒烟的难度。

我们可以详细解释一下尼古丁成瘾原理:

脑部的奖赏回路

第一步:

奖赏回路释放神经传递素多巴胺,多巴胺进入脑区使我们感觉愉悦。

第二步:

神经细胞通过神经轴突传送电信号至末端由神经键传送给下一个神经细胞。

第三步:

多巴胺被释放进神经键中,经过神经元与感受器结合,产生快感,其他神经细胞释放一种抑制素来防止感受器神经受到过度刺激。

第四步:

致瘾性物质数量增加使多巴胺更多分泌,从而人获得更多快感。重复使用以至于上瘾。

02

吸烟致癌

癌症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之前已经有研究表明,香烟中的化学物质能够导致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突变,而且是致癌的基因突变,是体外实验中确认的。而这项研究在人体癌症组织的基因组中明确发现了这些突变显著存在于吸烟者身上,而不是非吸烟者身上,从而建立了从香烟中的致癌化学物质,到细胞中的致癌基因突变,到癌症组织的完整证据链。

吸烟对人体的染色体单体交换、染色畸变率和微核细胞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室研究揭示CSC(烟草烟雾凝聚物)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协同致癌作用和始动作用,可造成染色体损伤。研究表明肿瘤促进因子和直接损伤DNA,这是因为产生的的活性氧(H2O2和O2)能攻击损伤DNA分子,引起染色体损伤。

虽然吸烟所造成的这种DNA单链断裂在绝大多数个体可得到有效的修复,但仍有一部分未能修复,这些未被修复的单链断裂在体内长期积累可引起严重的后果,对那些长期吸烟者尤其如此。

可能很多人谈及吸烟就会举例说身边某人吸烟一辈子身体也很好没得什么病。确实是这样,就是有的人吸烟也能活到80多岁也不死于癌症,有的人得了肺癌也没有发生转移最后也不是因为癌症去世,有的人生活方式极其健康最后还是死于肺癌。

而事实上,吸烟并不能与肺癌或其他任何癌症划等号。这是个概率的问题,就是相当于赌博。吸烟确实导致DNA损伤,形成突变,但关键在于突变发生在什么位置。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全基因组后发现,基因组中90%以上的序列并不是基因,不会编码蛋白质。随机突变如果发生在这些序列上,就不太影响健康。即便是发生在基因上,如果这个基因平常不怎么工作,那么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突变发生在对细胞极其关键的基因上,那么细胞的基本功能就会受影响,细胞就会死去,也不会癌变。只有突变发生在细胞凋亡机制相关的基因,以及其他对癌细胞生存有益的基因上时,才会导致癌细胞的出现。

但是一说到“赌”的事上,就不太好讲了。吸烟者可以说“我就是想赌一把”“我觉得我的底线不是活着”那这也没什么办法。对于有1/6生存概率的俄罗斯轮盘赌,恐怕大部分人是不敢尝试的。吸烟对于基因突变积累速度的提高,也就是百倍左右。在涉及吸烟与健康的问题时,还是严肃对待为好。

这是美国二十世纪期间成年人吸烟量(左边虚线,不分性别,单位是根/天)和因肺癌死亡者的比率(左实线为男性,右实线为女性,年龄在35-69岁之间,单位是每十万人中的死亡人数)。可以看出,男性的肺癌死亡曲线与吸烟量的曲线有着极为相似的形状,指示两者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性。两条曲线之间有20年左右的滞后,是因为癌症的发展是一个基因突变累积的过程,再加上发病到死亡需要一定的过程。(女性滞后是由于美帝性别歧视)

03

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吸烟对呼吸系统有害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具体是什么危害却好像很少有人清楚。

呼吸道上的细胞大部分都带有纤毛,有些上皮细胞还能分泌黏液。黏液能粘附吸入呼吸道的灰尘和细胞,纤毛循一定方向运动,专门清除被黏液粘住的灰尘和细菌。灰尘、细菌和气管上皮细胞所分泌出的黏液混合成痰液,被不断运动的纤毛推至喉头,咳出体外。上皮的纤毛运动、分泌黏液,以及气管内能吞食灰尘的巨噬细胞,共同组成呼吸道防御疾病的天然屏障,对呼吸道起着保护作用。

长期吸烟,导致烟草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刺激和损伤呼吸道,使呼吸道上皮的纤毛萎缩;使分泌细胞不能分泌黏液;使巨噬细胞失去活性。结果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坏,病毒、细菌和有害物质乘虚而入,在呼吸道驻留繁殖,从而使人很容易发生感冒、气管炎这类呼吸道疾病。这些病长期慢性反复发作,会进一步引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损伤心、肺功能。

纸烟燃烧后产生大量烟雾颗粒,单位体积中烟雾中颗粒是空气中的5万倍。常人的呼吸道防御作用远不能清除这样浓的气溶液。支气管的纤毛上皮不能阻挡这些颗粒,有害的灰尘颗粒就会直达肺泡,加重呼吸道疾病。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的几率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

此外,干热的烟雾刺激,一方面使气管粘膜下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会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另一方面,刺激可以使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加大,降低肺活量;第三,刺激还可能破坏肺泡内的吞噬细胞,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和灭菌作用,降低局部抵抗力,引起气道炎症反应而造成气道损伤。气道损伤使痰增加、气道阻塞和间质纤维化进一步导致支气管、肺实质发生慢性病变,引起咳嗽、多痰、咽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

同时,由于呼吸系统的受损,影响交换氧与二氧化碳的能力,人体器官组织所需供氧量不足,全身心各器官的健康受到进一步危害。

总而言之,吸烟对于呼吸功能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挽回的,吸一口两口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客观的伤害实实在在就是在那里,有吸烟习惯的人长期吸烟,伤害随着积累一步步加重,结果都是指向呼吸道、心肺疾病,损伤人体功能。但是通过上文也可以知道,戒烟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就为了避免进一步伤害,都不要再吸烟了。

04

吸烟对消化系统的危害

吸烟和消化系统,看似完全不搭边儿,但实际上,吸烟还是与一堆消化系统疾病扯上了关系。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烟草烟雾中含有致癌物质多数具有始动和促进作用,而我们一般认为癌症是由于多数致癌物质的相互作用而发生。

有实验指出,亚硝胺—烟草中含有的致癌物,对食道和胃粘膜细胞有致癌作用。(细胞的癌变)这里为了公平公正,特此注明,食物、化妆品、啤酒、香烟中都含有亚硝胺。在熏腊食品中,更是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物质,大家要注意哦。对于食道和胃,是烟草烟雾直接到达远隔部位,或溶解于唾液中的致癌物质作用于这些部位,而胰、肝则是由肺和口腔粘膜吸收的致癌物质通过血液而发挥作用。消化系统癌症的得病率在吸烟人群中明显高不少。

老生常谈的一定是消化性溃疡。我们常说吸烟后的有害沉淀物会沉积进而造成胃溃疡等等疾病。但令人一直好奇的是,究竟什么是有害沉淀物,它又是怎么沉积而引发疾病的呢?

在临床上,吸烟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尚未得到一致的结果,但有报道指出,在离体实验中,尼古丁在低浓度时使壁细胞的胃酸分泌亢进,在高浓度时有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还使主细胞胃蛋白酶原分泌亢进。

而经过我们查阅可知,胃溃疡一般是由胃酸过多造成的。想象一下,胃里酸性的东西莫名多出来一坨,能不成溃疡嘛!而胃酸过少,自然而然就消化不良了。

05

吸烟对大脑的危害

我曾经听说过,吸烟会让人智商降低?富有科学精神的我当然不屑一顾,对如此明显的类谣言嗤之以鼻。但是这次偏就留了个心眼儿,竟然查到吸烟与大脑老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实验证明,脑血流量与吸烟有关。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大,脑血流量都会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但吸烟者明显脑血流量显著降低,幅度远大于同龄不吸烟者。而原因是吸烟者多发的动脉硬化!

这个事儿解释起来很简单,动脉硬化会使血管管壁增厚,血管狭窄自然流速缓慢。

所谓吐故纳新,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而这个过程是依赖干血液循环来实现的。由于脑的新陈代谢旺盛、生理功能复杂,所以人脑的血液供应必须十分丰富。由于脑的耗氧量很大,又无能源物质的贮备,所以脑对血液供应的依赖性很强。脑血流量是衡量大脑老化的标准之一。而大脑老化随之带来的如神经元脱叶,脑萎缩等均会造成脑血流量降低。所以说,吸烟的人群大脑衰老的更快也不为过。

06

二手烟的危害

二手烟是被动吸烟的俗称,即非自愿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

二手烟实际上由两种烟雾构成,一种是吸烟者呼出的烟雾,称为主流烟;一种是香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称为侧流烟。不吸烟的人无论吸入哪种烟雾,都算二手烟。

香烟点燃的有害物质对于烟民和二手烟吸入者同样有害。侧流烟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比主流烟含量更高,如一氧化碳,侧流烟是主流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强烈致癌物)是50倍。研究结果也显示,吸二手烟对身体影响与吸烟者相似,对吸二手烟者的尿检发现,他们的小便中也含有尼古丁等物质的代谢物。侧流烟燃烧温度比主流烟低,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致癌物多环芳香烃所占比例较高。

在有人吸烟的室内环境中,室内的PM2.5是来自于烟草烟雾,对不吸烟的人造成伤害,非常不公平。实验证明,如果有人在室内吸烟,即使使用通风、空气过滤等装置,或者室内设置任何形式的吸烟区,都无法达到全面无烟的要求,二手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

二手烟对孕妇与胎儿,婴幼儿的影响尤为严重。环境烟草烟的暴露能使孩子引起呼吸道疾病、中耳疾病、哮喘病发作和婴儿猝死综合症等。怀孕期吸入二手烟,增加了婴儿低体重和将来的病态机体的几率,流产率也会增高。烟草烟中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会使胎儿因缺氧造成死胎和胎盘畸形等问题。

我以前听过别人说,既然二手烟的危害那么大,甚至可能比一手烟还大,那不如去吸烟好了。但是这忽略了一个重点,虽然主流烟的危害可能不比侧流烟大,但是这些比较都建立在一个标准之上,就是烟雾浓度相同。显然,吸烟者身体周边无论是主流烟还是侧流烟,烟雾浓度都是绝对大于被动吸烟者的。所以,吸烟者绝对是最大的受害者。

其实说起吸烟可以带来的疾病威胁,还有对男子精子的质量影响(实验证明),动脉硬化,各种心血管病,这里不过多赘述。

所以无论如何,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的健康,还是为了地球的环境考虑,戒烟才是最好的选择

写在最后的话:

我想写这样一篇文章是有私心的。我们总看到各种戒烟公益广告在说着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是常人的xx倍,百分之多少多少的人因为吸烟而xxxx,看得甚至有些麻木,总是把自己排除在概率之外。所以这篇文章,我们真的认认真真地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想明明白白彻彻底底地告诉大家,而不是轻飘飘一句:吸烟有害健康。(郭靖语)

可能吸烟并不像上一篇打假那样有新意,但我们保证,这篇文章是我们心意的浓缩。我们可能没有任何立场去要求别人不要抽烟,立即戒烟,因为就像文章中提到的,戒烟随之带来的戒断反应确实有些痛苦。但我们希望每一个认真看到这里的你,可以在知道后果的前提下去做事,了解吸烟对身体的种种弊端。

话说回来,依旧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想知道哪方面的知识。小白郭和小白杨会尽力弄懂再回过头来试图普及知识。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次文章照例拜谢学术大神,(侵删),照例求







































北京白癜风专科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