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年4月28日,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平均每年有3.74亿人因工作受伤,万人因为工作而死亡(万死于职业病,38万死于工作事故)[1]。这意味着每秒钟有10人因工作而受伤,每分钟便有5人因工作而死亡。
只要你是一名打工人,就需要注意工作中的风险问题。无论是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中导致的职业病,还是加班带来的心理、生理疲累,都会给每个打工人自身和他的家庭造成沉痛的打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年,年仅18岁的湖北郧西县湖北口乡虎头岩村的农民刘增银,成为了陕西铜川的一名煤矿工人。省吃俭用工作一年,带回家元。在那个“万元户”是富豪象征的年代,元在一个贫穷闭塞的小村庄,无疑是一笔巨款。于是,第二年开始,村里人不断跟着他“走出去”,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矿工。赚钱、盖房子、改善生活……年轻的他们沉浸于对命运的掌控感中,却不知道这份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
19年后,刘增银已经成为了一名金矿矿工,每年能赚近1万元,但他的身体健康却每况愈下:一开始是咳嗽、咳痰、胸闷,后来呼吸越来越困难,胸部有刺痛感。多方辗转,刘增银终于得到确诊,他得了尘肺病——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引起的弥漫性肺纤维化疾病[2][3]。
跪着等待死亡
尘肺病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职业病。全国每年新确诊病例有2-3万人,占新发职业病病例的九成。尘肺病的死亡率高达20%,每年因尘肺病而死的患者,甚至多于每年因生产事故而死的人数[4-10]。
然而,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尘肺病患者大多是煤矿、车间、施工工地的工人,他们之中九成都是农民,许多人甚至负担不起检查费用,因而也无从确诊。
一个卧床不起的尘肺病人
中国青年报
早些年,工厂、工地普遍对粉尘缺乏防护意识,工人在工作期间会吸入大量粉尘。尽管窄而长的呼吸道可以将大部分脏东西吸附,但仍会有少量漏网之鱼。这时,免疫系统就会派出吞噬细胞,将其吞噬。但是部分粉尘,如二氧化硅、云母、石棉等,并不能被吞噬细胞分解。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肺部会累积大量无法被消灭的粉尘。吞噬细胞死亡后,粉尘再度被释放,而下一批吞噬细胞将继续吞噬。大量的吞噬细胞聚集、死亡,引发了肺部的炎症,最终导致肺部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即肺纤维化。免疫系统的失衡的同时,还会给细菌趁虚而入的机会,因此尘肺病患者往往也是肺结核等疾病的易感人群[11]。
尘肺病患者肺部组织出现大量病理性改变
WikimediaCommons,YaleRosen/CCBY-SA2.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2205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