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体检的普及,发现肺结节的患病率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人听结节色变,因为毕竟肺里长了东西不知是良性还是恶性?那么当发现肺结节时,该怎么处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共识是如何的呢?
所谓肺结节就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分为单发与多发。
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肿瘤
肺癌、良性肿瘤、肉瘤、转移瘤等,因肿瘤可引起肺占位性病变。
2、炎症性肉芽肿
结核病、真菌感染等,结核、真菌可引发肺组织纤维化,引发结节与空洞。
3、非炎症性肉芽肿
结节病、类风湿,风湿等可引起阿绍夫小体在肺内聚集,CT表现为结节。
4、先天因素
动脉和静脉发育异常;含有气体、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异常肿块等。
5、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或肺纤维化,若呈点状纤维化,可表现为结节。
临床症状
孤立性肺结节一般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严重者可并发肺不张、咯血、肺炎等疾病。
那体检出肺结节究竟需不需要处理呢?
这个就要取决于肺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恶性的。如果肺内结节是良性的结节,特别是比较小的结节,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定期复查就可以;但是如果肺内结节有恶性的可能,特别是有高危因素时,可能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做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做增强CT,必要时还可以做肺穿刺活检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来进行明确。对于部分较大的肺内结节有恶性倾向时,还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那么怎么去判断这肺结节是良性的还恶性的呢?
临床上如果胸片发现肺部结节,通常要再进行胸部CT检查,能更清楚的显示出病灶的形态。结节的良恶性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患者的年龄、职业、吸烟史、个人和家族肿瘤史,以及结节的大小、密度和形态都会影响结节的良恶性。
首先,从CT表现上来说,有以下特征的肺部结节恶性可能较高:
1、结节大小:恶性病变的风险随结节的增大而增加。结节直径≥15mm,或结节直径介于8-15mm之间,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等恶性CT征象的可能为恶性。
2、结节密度:结节的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或纯磨玻璃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是指其内即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实性软组织密度的结节,密度不均匀,它的恶性概率最高。
3、结节形态:以下类型的结节更多时候可能是恶性的。包括结节有分叶,边缘不光滑、周围有毛刺;含支气管充气征和小泡征;有血管侵入结节;形成厚壁空洞;有胸膜牵拉等。
此外,肺结节的良恶性还与个人因素有关。相较于普通人,吸烟者发现肺部小结节后得肺癌的几率更高,目前已经明确,吸烟与肺癌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吸烟量大,长期吸烟的人群。但并不等于吸烟者一定会得肺癌。只是这些人发现肺部小结节后,更要引起重视。
肺癌的高危患者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年支(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年支(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2)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3)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4)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如果患者符合以上条件,那么患肺癌的几率就比一般人要高,更应及时行进一步诊治。还有些患者,医生判断结节是良性的,叮嘱其定期随访观察,在此期间,结节也有恶变的可能。如果随访过程发现结节增大、病灶密度变实,或有新出现的分叶、毛刺或胸膜凹陷时,提示恶性风险高。
检查肺部小结节时最好做胸部薄层CT检查,一般而言,CT平扫即可。由于普通的胸部X线检查精度较低,而且存在盲区,有的部位的较小的肺部病变不容易发现,所以在肺结节的筛查上一般不建议行胸片检查。
总之,肺结节不等于肺癌或早期肺癌,不必过度焦虑,但也切忌置之不理。体检发现肺医院就诊,可以进一步做一些检查,如详细的体格检查、血里面的肿瘤标志物、痰里面找肿瘤细胞等,如经济条件好的患者还可以做PET/CT检查,如高危患者,可经纤维支气管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组织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1]张崴琪,王一卓,王晓慧等.基于CT后处理重组技术的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危险因素[J].放射学实践,,34(10):-.
[2]单文莉,柏根基,王亚婷等.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03:-.
[3]臧佳琳,牟焕晨,吕振等.层螺旋CT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研究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化工,,47(14):69-70.
肖杰生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