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隆冬岁末,大部分地方天寒地冷,感冒的人多了,便成了“流感”,时潮呗!
何以然者?
气候的变化确实对人体有影响,但这只是外在的因素,如果人体内部那个本来的合理自然次序正常态时,外部的寒风邪气是不容易侵入的。
好比国富民强,国防也是坚固的,此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反之,一有风吹草动,身体就病了的,是内部次序不完善,平时就是一个紊乱状态。
比如三几天一次大便的,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常睡不好觉的,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的,暴饮暴食的,抽烟喝酒的,熬夜赌博的等等,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往往这样的人最容易中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我们往往都认为是“流感病毒”太厉害了,是风寒,是受凉了,是雾霾,是……
把责任都推给外部因素,岂不知“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在同一重天下的时空中,为啥感冒生病的只是一部分?
就是这些人的内部有薄弱环节,才有邪气承虚而入的机会。
凡有不顺,反求诸己,内圣才能外王。
那咋样才能让身体内部有序强盛?
就从“正确使用自己”(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达,适度运动,正确医疗)下手,遵循人体的“说明书”使用产品就不会障碍和扰乱产品本有的那个合理次序。
比如最近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其典型的症状是发烧,干咳,呼吸困难等感冒症状。
虽说疫情很严峻,但感染的毕竟是少数,其中的几例死亡病例,网上查了一下,并不单纯是感染此病毒造成的死亡,有病人本身就有很复杂的基础病情,所以我们真没必要恐慌。
最主要的是在此次案例中给予我们一定的警示:做好平时的保健养生更重要。
圣人和凡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圣人畏因,凡人畏果”
所以与其恐慌会不会不幸中招,还不如在平时多下功夫。怎么下功夫呢?就是我平时给大家上课时分享的“不生病的四大要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达,适度运动,外加一个“正确医疗”。
如果大家把这些思想不当知识当智慧去真做的话,我们至少会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我们平时还要多问问自己,多观察自己,比如几天大便一次?舌苔厚薄?食欲如何?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吃不吃夜宵,喝不喝酒?吸不吸烟?脾气好不好?有没有滥用抗生素?这样长期的反求诸己,三省吾身,身体自然会健康。
那么从治疗的角度来讲对于瘟疫的态度,中西医疗法是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所以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
中医自古对待病毒的态度都是始终如一的,无论病毒如何变异,中医依然是以不变应万变,立足在生命本能的角度,通过身体的自主排异“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方式把病毒排出体外,顺势利导。
那么西方医学所采用的是“杀死,抑制,消灭”病毒的方法,所以就有了病毒是否越来越强大的担忧了。
所以我认为正确的认识生命,比多认识几个病毒是什么型重要的多得多。
那么对于平时的一些外在防护需不需要呢?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勤洗手,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配带口罩,室内勤通风,加强体育锻炼等,这些我在此就不在赘述了。
最后希望大家学会爱自己,懂自己,才能真正爱别人。
版权声明:
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用
生
命
引
领
生
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f/2204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