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通州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文章刷了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应该是住在通州。近2.6万字,作者逐日记录岳父从流感到肺炎、从门诊到ICU,29天阴阳两隔的经历。涉及就诊、用药、开销、求血、插管、人工肺(ECMO)等信息。
以下为原文摘选:
年12月27日-年1月24日,作者的岳父先后辗转“医院甲”、“乙医院”、医院(医院)、“丁医院”(医院)、全国知名的“戊医院”医院。
年12月27日,岳父坚持不穿上衣打开窗子通风。29号岳父开始发烧,吃感冒药。
12月30日-1月2日,岳父在医院甲输液三天。1月3日,岳父病情恶化,医院拍片显示肺部有小部分感染,验血白血球低,心电图基本正常。
1月4日晚,医院做CT,化验结果显示肺部大面积感染,但没有感染甲流或者乙流,猜测病人可能感染了“未知的强病毒”。
1月4日晚,岳父转院到医院,开始吸氧。
1月5日上午,医院。医生提示:肺部病毒扩散很快。如果病情急转直下,变成“大白肺”,需要上有创呼吸机支持。1月6日,岳父在大量输液情况下高烧不退,医生再次表示要做好转院进ICU准备,并要求24小时陪护。1月8日上午,医院大夫集体讨论后,正式建议转院,而且要求直接进ICU。
1月8日下午,岳父转入全国知名的“戊医院”ICU,上了无创呼吸机。
1月11日,拍片结果不好,医生决定插管。插管后ICU的费用直线上升,预计插管能顶72小时,如果还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了。
1月12日,早上拍片结果还是不行,医生准备上人工肺(ECMO)。
1月13日,岳父需要输血,发动各种关系帮岳父献血。1月16日,岳父拍片结果有好转,医生预计17日做CT。1月20日,预期17日做的CT一直没有做,岳父情况持续恶化。
1月22日,戊医院医生会诊认为医学上没有继续治疗必要,并建议病人转院,医院。
1月23日,医生对岳父进行抢救。
1月24日,岳父去世。
通篇看完,跟很多人的一样,眼泪在眼眶打转,尤其是其爱人说的那句话:他才60岁我不甘心,真是太让人难过了。虽然作者写的很克制,但能切身感受到面临家人生病、病重、逝去时的无力感。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也转发了这篇文章,在网友的跟帖中,她对网友的问题做了部分回复,生病与开窗没有关系,应该是之前就感染了病毒,想防患于未然,要做到出门戴口罩,吃东西摸嘴之前一定要洗手。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在跟帖中表示,流感真的会要人命:
吕伟-尛LV:我们这有个男的,36岁,流感肺部感染器官衰竭,没一个礼拜人就没了,还弄水滴筹来着。酥得一碰就掉渣:我一朋友的父亲,也是感冒,很快就肺纤维化,前后一个星期人就走了。李大青虫:我奶奶一周前走了就是因为病毒感冒……除了没上人工肺,过程一样的。Tiadjy:我姨夫也是最近感冒咳嗽,一共住院半个月就去世了。丁香园的翟医师也在微博上发文称:粗看有以下问题:1.光膀子和流感之间没有直接关系。2.流感不知道用的什么检测方法,如果是查的抗原,敏感性差,不能排除流感。3.流感高危人群:幼儿老人慢性病人,出现流感样症状,要早期抗病毒。4.疫苗很有必要。
常识性错误就是大众总觉得流感是小病,真不是小事,不要硬抗,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个太关键了!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而预防流感是有特效药的,那就是疫苗!这不是小编瞎诌的,是专业人士冀连梅科普过的。
流感监测报告中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以B(Yamagata)系和甲型H1N1为主,而且甲型H1N1占了发病人数的一半左右(46%)。打流感疫苗,可以起到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可以把患流感的风险降低50%左右。
流感的流行季一般从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通常流感疫苗注射后14天左右产生抗体具有保护力。所以要记住,今年10月份开始,带着家人去打流感疫苗。
其次,别觉得别人戴口罩是龟毛的事情,多锻炼身体,过了30就别花天酒地熬夜游戏吃鸡了。尤其是独生子女,真遇到事情了,真的只能是自己扛,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帮你分担。
最后,有必要的医疗保险。原作者的经济条件应该是不错的,网上说其是金融从业人员,但到最后治疗需要大费用的时候,他们夫妻也讨论了卖房子,剩下的存款等撑多久的问题。新中产家庭也难以承受这种物质上的打击,更不要提工薪老百姓了。
桑霓:看完《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后,我和我的同事一下午都在买保险……难受!之前同事的老公,感冒后自己药店买药吃,药物中毒导致肝部坏死,临时做了换肝手术,手术失败,从感冒到人走了才一个多星期……没有健康,要钱有何用啊!但要记住,保险的坑也不少,知乎上科普保险的值得去看看!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很长,近2.6万字,但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发生在通州人身上的事,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原文,或许会压抑,但也有更多的启示,生命脆弱,善待自己和身边人。愿每个人都平安健康。
赞赏
长按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y/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