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肺间质纤维化根据临床表现属中医肺痿病范畴。肺痿,指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
二、病机:该病是多种肺系疾病的慢性转归,故常与相关疾病合并叙述,单独立论者较少,并且提示肺痈、肺痨、久嗽、喘哮等伤肺,均有转化成肺痿的可能。根据其病理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肺燥津伤1、肺痨久嗽——痨虫蚀肺,虚火灼津2、肺痈延久——热毒腐脓,溃后伤阴3、上消日久——虚火伤肺,阴津耗竭4、其他热病——邪热伤津,或因误治肺燥津伤所致的肺痿,多由于肺脏自病,气阴重度耗伤而致,如肺痨、肺痈、上消(消渴病)等。也可因其他温热病证,邪热伤津,灼伤肺叶,或因误治,如过汗亡津,过度呕吐重伤胃液,或过度利小便而伤津,或由便秘而过用泻下之药,重伤肺胃之津,以致病叶干槁失荣,形成肺痿。(二)肺气虚冷1、大病久病(如内伤久咳,喘哮等)耗气伤阳2、虚热肺痿(久延)阴伤及阳
肺气虚冷所致的肺痿,较虚热证少见,形成因素大致有二:其一为本脏自病,多生于大病久病之后,如久咳、久喘、久哮,积年累月不已,不仅伤肺气,且伤肺阳,以致肺中虚冷而成。其二为原属虚热肺痿,久而不愈,积损不复,进一步阴伤及阳,以致肺虚寒从中生而成,此即金匮所谓“肺中冷”之类。
三、证治分类
1.虚热证
症状——咳吐浊唾涎沫,其质较粘稠—肺阴亏虚,虚火内炽,灼津为痰,或咳痰带血,咳声不扬,甚则音哑,气息喘促,口渴咽干,午后潮热,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
方药——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太子参、甘草、大枣、粳米、桑叶、石膏、阿胶、麦冬、胡麻仁、杏仁、半夏、枇杷叶。
2.虚寒证
症状——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口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肢冷,面白虚浮,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方药——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甘草、干姜、人参、白术、茯苓、大枣。
四、治疗用药注意:
①时刻注意保护津液,无论寒热,不可妄投燥热之品,以免助火伤津,即使虚寒肺痿,亦必须掌握辛甘合用的原则。
②重视调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
气虚者—补脾气以养肺体,使脾能转输精气以上承
③肾为气之根,司摄纳,补肾可以助肺纳气
④慎用祛痰峻剂:肺痿属虚,故一般忌用峻剂攻逐痰涎,犯虚虚实实之戒
长按指纹,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3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