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琼山区委办公室党总支部:

持续打造模范基层党建示范点

  海口市琼山区委办公室党总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建引领“三加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三服务”工作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该党总支部今年被授予“海口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党性“根基”。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党建工作任务,从队伍建设、标准化建设等方面制定责任清单,推动责任落实到位,始终把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核。琼山区委办公室党总支部充分发挥理论领学的示范带头作用,创新“年轻干部自贸港早课堂”持续开展学习。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作“质量”。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优作风、强服务”的工作目标,创新方式方法抓好队伍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进。打造党建阵地,打造机关党建标准化党员活动中心,作为活动、议事、培训学习的新阵地。培养业务能手,通过微讲堂、专题研讨和知识测试等多种形式,着力将干部职工打造成为精通各项业务的“行家里手”;实行“挂图作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例会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抓好“传帮带”,建立办内组室“AB”岗制度,相互交流业务知识、工作思路、成效经验,提升“三服务”能力水平。锻造作风标兵,用好谈心谈话、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引领党员干部检视剖析自身不足,主动向身边榜样、先进典型学习。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打造“模范党总支部”。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全员无休投入抗疫一线战斗三个多月,并深入包点社区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在脱贫攻坚中冲在前面,坚持“党建+脱贫攻坚”,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亚天涯区党员干部心系群众“急难愁盼”

深入基层访民情着力为民办实事

  深入农贸市场研究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入村(社区)指导破解报账难题、督导村卫生健康服务室为民办实事、督导村庄规划……“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启动以来,三亚市天涯区党员干部聚焦民生难题,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计划。同时,通过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督执法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查堵点,着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为扎实推进全区秋季动物防疫和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全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天涯区农业农村局畜牧办防疫员进村入户,全面开展动物秋防日常工作,为群众经济增收提供动物防疫保障。工作人员还注射牛口蹄疫疫苗28头、羊口蹄疫疫苗64只、牛结节疫苗8头。

  为实现村卫生健康服务室直接就医结算,打通城乡居民就医直接结算的“最后一公里”,天涯区医保局联合区卫健委,督查辖区黑土、过岭、华丽、文门、槟榔、妙林、新联等7家卫生健康服务室,了解群众就医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情况,并就督查发现的村卫生健康服务室存在前期报销费用未到账、药品使用受限、设备故障或网络不通等问题现场进行督导解决,切实打通基层群众医保报销堵点,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落实人才引进政策

琼海中学19名教师入住新居

  19日上午,琼海市人才引进(琼海中学教师)过渡性保障住房分配仪式举行,琼海中学19名教师顺利办理交房手续,领到新房钥匙。

  本批过渡性保障住房交付分配房源共10套,位于跃华路教卫小区。琼海中学历史老师吴迷作为人才引进在琼海市工作已有两年。刚领到新房钥匙,她便迫不及待地来到新家。“过渡性保障住房减轻了我们的生活压力,非常感谢政府部门。”看到装修精美、格局宽敞明亮的新家,吴迷非常开心。

  琼海中学生物老师李汉东是天津人,今年刚从海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来琼海工作之后一直租房居住,生活开支大。今天,他也拿到了新房钥匙。

  “刚才转了一下,小区的环境很好,房间的空间也很大,非常感谢琼海市人民政府对我们的帮助。”李汉东说。

  据了解,符合本次分配过渡性保障住房条件的是琼海中学的19名教师,每两人合租1套,单套房屋建筑面积为98.6平方米,户型为三房一厅两卫一厨,室内已装修并具备入住条件。此次签订的引进人才过渡性保障住房的合同期限为3年,租金按4元每平米收取。

  琼海市委组织部科员莫泽盈告诉记者,下一步市委组织部将统筹各方力量,为琼海新的引进人才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让他们来到琼海兴业、创业、就业,为琼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经过市委市政府审定的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且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在嘉积城区无自有住房,均可以申请过渡性保障住房。目前已安排5批次人才入住过渡性保障性住房56套,共安排65人。

  为有效促进引进人才在我市安心工作,进一步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助推我市现代化国际化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建设。今年以来,琼海市着力在强化组织领导、引培双轮驱动、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上半年累计引进人才名,同比增长%。

陵水:“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成事

  陵水黎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结合“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要求,新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疏通解决群众及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8月19日,记者在陵水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看到,大厅咨询导办台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前来咨询问题的群众及企业解决处理有关事务。

  据介绍,6月1日,陵水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咨询导办台新增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公开受理和解决群众及企业在大厅办事时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接待、记录和反馈,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部门协调解决,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切实为群众及企业解决难心事,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成为“办得成事”的终点站。

  “群众在办事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些沟通等方面的困难,‘办不成事’窗口的工作人员会负责协调,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在办事中遇到的困难。”陵水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冯小羚说。

  “办不成事”窗口让群众办成事。据介绍,自该窗口正式试运行至今,已受理办结7件案例事项(其中线上1件、线下6件),群众对该窗口的办事服务工作效率也感到满意,为这一新举措点赞。

  据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设置了醒目的宣传标语进行滚动播放,通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需”,集中处理解决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群众及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转载请注明“南海先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6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