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仅仅管呼吸?非也。

作者丨蓝熊中国医院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

有人说所有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你可以呵呵一下,然后给出i2=-1。

有人坚信牛顿第三定律?你也可以呵呵一下,然后把年NASA研究的EmDrive相关论文扔给他。

肺仅仅是呼吸器官?现在你也可以呵呵一下了,因为学术界权威杂志《Nature》的一篇文章,颠覆了传统认知,而多方面证明肺还是造血器官!

破译黑匣子,发现惊人现象

虽然19世纪人们就认识到了巨核细胞可以产生血小板,但血小板生成的具体机制却一直不为人知。后来,有研究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血从肺里走一遭就变样了,巨核细胞减少的同时,血小板却增多了。

血液在肺里经历了什么,以至于细胞成分发生了改变?这勾起了研究者的好奇心,并决定打开黑匣子一探究竟。

实验中,研究者使用了被导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荧光鼠。在这里,绿色荧光蛋白能够使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发出荧光,便于研究人员追踪识别并观察动态变化。

当然了,高档的实验离不了高档的设备。在此,高大上的双光子活体显微成像技术(2-photonintravitalmicroscopy,2PIVM)也排上了用场,用于检测能够发出荧光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

研究者2PIVM下观察荧光鼠肺里的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发现肺里的巨核细胞产生了大量的血小板,数量多达全身血小板的50%!而且血小板的生成速度也非常之快,达到每小时1千万!这一惊人的发现颠覆了“肺仅仅是呼吸器官”这一传统认知,提示我们肺其实有强大的造血功能。

可是,这些巨核细胞是从哪里来的呢?研究者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非荧光鼠的肺移植到荧光鼠体内,再在镜下观察,发现本来不能发光的非荧光鼠肺里,慢慢地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荧光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而发出荧光。这说明肺里能大量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是从骨髓等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的。和骨髓里的巨核细胞相比,肺里的巨核细胞成熟程度更低(更年轻),也有更大的分化潜力。

既然骨髓里的巨核细胞能够迁移到肺,那肺部的造血细胞能不能反过来作用于骨髓呢?我们知道,骨髓有造血功能,这一功能异常的时候就会出现血液病,如果肺里的巨核细胞真的能对骨髓有作用的话,那么临床上一些血液病的治疗水平极有可能提升好几个数量级,这无疑是喜大普奔的好消息。

所以,研究者又进一步实验,将健康荧光鼠的肺移植到缺乏造血干细胞的突变鼠体内,结果发现后者的造血干细胞缺乏情况竟奇迹般地得到了改善!肺除了有造血功能,还是造血干细胞的储存池,在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的时候,这些造血干细胞就能迁移到骨髓,来提升机体造血能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科学界的蝴蝶效应

从砸到牛顿头上的一个苹果引发的万有引力定律,到现在的太空探索;从粒子研究得出的E=mc2,到至今牵扯全球目光的核武器。科学界的小发现,最后都可能演变成极大的事件,正如蝴蝶效应: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同样地,肺是造血器官这一发现,也相当于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因为巨噬细胞和血小板在止血、血栓、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也为血液疾病、肺纤维化、肺移植的进一步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苯丁酸氮芥说明书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7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