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肺部单发或多发结节病灶和位于肺周围区、靠近胸膜或胸壁的肿块定性诊断较困难,利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对肿块进行临床定性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现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技术对肺内病灶的诊断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应用CT激光定位线加体表标记定位法行经皮肺病灶活检穿刺术的24例肺部肿块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6~76岁,平均63岁,肺部结节或肿块病灶的最大径为2~10cm(平均4.5cm)。

  1.2方法

  穿刺前所有患者作常规CT扫描,靠近肺门病灶则作增强CT扫描,术前查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等。严格筛选适应证、禁忌证,做出穿刺决定。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选取最合适的体位及最舒适的姿势,向患者解释作此项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作呼吸训练。

然后以3~5mm层厚及层距对病灶及其上下肺野进行扫描,选择最佳中心层面为穿刺层面,在避开肺内或体表大血管、骨性结构、肺大泡、叶间裂等前提下,选择距病灶最近的皮肤为穿刺点,用光标测量皮肤进针点和病灶中心的连线与垂直面或水平面的角度,以及皮肤进针点与胸膜、病灶边缘的最短距离和最远距离。

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在患者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活检针进到胸壁时,进行扫描,及时调整穿刺针方向,嘱病人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角度及深度到达病灶,再次薄层扫描,确定针尖到达病灶内时,采用活检针进行取材。

若标本不满意,可再重复一两次穿刺活检;若标本满意,对取得的条状标本用10%的甲醛固定立即送病检。术后常规行肺部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及出血等并发症。

二、结果 

 

24例患者穿刺取材均获得成功,获得了组织碎片或/和血性粘稠液体,穿刺成功率为%。

获得的组织标本中有2例因组织太少或为坏死组织未发现有癌细胞,未作出明确诊断,其余22例均获得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1.7%(22/24)。

病检结果:鳞癌6例,腺癌10例,肺泡癌2例,未分化癌2例,小细胞癌1例,良性病变1例。本组术后并发症:气胸5例(20.8%),均为少量气胸,观察1~4d后自愈;咯血2例(8.3%),1例为穿刺后咳血丝痰,另1例病灶接近右下肺门,切割后即出现咳鲜血,用止血剂治疗后好转。

三、讨论

肺癌在恶性肿瘤的死因中占首位,早期不典型肺癌与良性病变的鉴别一直是影像学中的难点。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以准确显示病灶本身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可精准确定进针部位、角度及深度,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及安全系数。

据文献报道,该方法诊断准确率为74%~99%[1~3]。本组所选择的病例均为诊断不明确,且痰细胞学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阴性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为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选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1.7%。

有2例因穿出的组织太少或为坏死组织未作出明确诊断,建议病人再次穿刺被拒绝,其余22例均获得明确诊断。说明此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尤其对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肺癌的一种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为提高肺穿刺活检的准确率,减少并发症,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严格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血管性病变、凝血障碍性病变、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穿刺行经有肺大泡或肺囊肿、严重恶病质不能配合均为肺穿刺活检术的禁忌证。

②穿刺前查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紧张或咳嗽者术前给予镇静或止咳药,积极与患者沟通,消除其恐惧心理并积极配合操作者。

③选择适当体位使患者比较舒适,便于固定且有利于穿刺,缩短手术时间。

④对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在定位扫描检查时嘱病人平稳呼吸屏气;穿刺过程中病人应尽可能在同幅度的平稳呼吸状态下屏气,避免呼吸运动对胸膜造成损害以及小结节定位偏差。

⑤选择病变贴近胸壁或最近的层面,兼顾避开肋骨、肩胛骨或其它重要器官。裘敏剑等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与穿刺针所经肺组织的深度呈正相关,当穿刺针所经肺组织的深度超过2cm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超过50%。

⑥穿刺针大小以18G较为适宜。针过粗,对肺组织损伤重,易出现并发症;针过细则组织标本过少,影响病理诊断。

⑦避免穿刺到肿块病变的坏死区,应在病灶边缘取材,特别是增强后组织强化明显的区域,病变合并肺不张时,应将二者区分开。

⑧穿刺标本及时用10%的甲醛固定并及时送病检。

  采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气胸和肺出血,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为10%~30%,但需临床做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仅占1.6%~14.3%。

本组气胸有5例,发生率为20.8%,均为少量气胸,无需胸腔闭式引流。本组气胸发生率偏高原因:一是有少数病例使用16G穿刺针多点多次穿刺;二是操作者穿刺经验不足。

一般而言,结节病灶越小,离胸壁越远,定位越困难,穿刺针越粗,越易造成气胸;从病灶大部紧贴胸壁的地方进针几乎不会发生气胸。操作者经验不足时应尽量采取垂直进针法,术后穿刺点朝下的限制性体位有助于防止气胸。

  肺出血绝大多数很轻微,仅表现为穿刺后CT扫描肺窗示沿针道分布或病灶边缘少许淡薄斑片状或云絮状阴影,可观察。本组2例出现咳血症状,1例为穿刺后咳血丝痰,未作处理,观察后自愈;另1例因病灶接近右下肺门,切割后即出现咳鲜血,立即注射止血剂后症状缓解,观察2h后自愈。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出现大咯血、皮下气肿、针道肿瘤种植、纵隔气肿、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均少见,多数文献资料亦认为不会发生肺癌播散或种植转移。

  总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并发症少,能为大多数患者接受,对于肺内病灶的临床定性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有极大的帮助。

安测远程影像:anycheck-ycyx安测远程影像给国内患者提供美国医学影像第二医疗意见服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CT技术回顾及进展”↓↓↓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一般是多少钱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