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本病多为散发,估计发病率3~5/10万,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5%左右。见于各年龄组,而作出诊断常在50~70岁之间,男女比例1.5~2∶1。预后不良,早期病例即使对激素治疗有反应,生存期一般也仅有5年。
作为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炎,IPF起病隐匿、病情逐渐加重,也可表现为急性加重。有研究指出,IPF患者1年、3年急性加重发生率为14.2%和20.7%,65~70岁男性IPF患者更易出现急性加重。IPF急性加重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迅速恶化、低热、气体交换指标明显下降,影像学提示新的渗出性改变。几乎所有IPF急性加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检查均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升高。诊断基于IPF患者在30天内出现不明原因病情加重,结合影像学表现并且除外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肺栓塞或药物因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等。
I分类:
年《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发表IIP最新分类: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少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未分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主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分为三类:①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包括IPF和特发性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②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炎,包括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间质性肺炎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③急性或亚急性间质性肺炎,包括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和急性间质性肺炎。少见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含特发性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胸膜肺实质弹力纤维增生症及一些临床未能命名的病理改变。
病因病机:
IPF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亦未完全阐明,但有足够证据表明与免疫炎症损伤有关。不同标本所显示的免疫炎症反应特征不尽一致,周围血所反映出的是免疫异常比较突出,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显示炎症反应为主,而肺局部组织的异常又有所不同。因此在评估各种研究资料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目前认为,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和异常修复是导致肺纤维化的主要机制。损伤发生后,修复过程中不能完成正常的再上皮化过程,进而导致肺泡-毛细血管损伤。这一过程诱发细胞因子产生,成纤维细胞表面表达细胞因子受体,在细胞因子作用下聚集到损伤部位并增殖。
(摘自网络)
联系我们: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号(桐柏路与中原路交叉口)
门诊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y/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