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类风湿关节炎,很多人如同面对“不治之症”。就是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导致很多患者惶恐不安,甚至是终日在痛苦中度过。那么,难道就没有一种好的方法能提前预知这种疾病?这种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指导意义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来请出侯教授。侯丽萍教授:我稍后再回答主持人提出的这个问题,今天上午我出门诊,看了30多个患者,就发现了4例是癌症的一个早期,说明我们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怎么发现的呢?就是每个患者来了以后都做了一个热断层扫描,它把全身的情况都了解到了,就是看到了有些细胞变异的情况,乳房说肺和腋下淋巴和颌下淋巴结和重则淋巴连接的就比较紧,这个时候它是细胞变异的过程当中,也许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再做一个CT,再做个核磁,可能都没发现,因为可能低于两个毫米的时候,核磁和CT是发现不了的,所以这就可以早预,比CT和核磁早3年甚至5年的时间发现肿瘤,这个时候我们有干预治疗,就非常有可能抑制疾病,好转起来,所以说有病一定要早治。当然也有一例是坐着轮椅来的,大概是岁数不大,不到七十岁的一个女性,我说你为什么站不起来,家人陪着来呢,结果一看他的片子,他的腰椎、腰5、腰4、腰3、胸12有四截是压缩性骨折,全都断了,站不起来了,我说这就是真的就治不了了。还有一例是软骨症,40多岁,脊柱已经弯曲的扭扭曲曲的,身子都弯了,脊柱都变成两节,夜里根本就不能躺下睡觉,看到这些我感觉心里头挺不好受的,为啥不早点看呢,就是治疗太晚了,治疗起来困难就太多了,有的就没有办法了,提我醒听众朋友们,一定有病要早看,不要自己太自作主张了,早看,准确诊断是前提,就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接着我来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里叫“痹证”,这个痹症是个很老的名词,甲骨文里的“痹”字是病床上面躺着一个人,这个人上面是个田字,低下就像一个金兀术的兀字一样,田就是像个蒸笼一样,篦子一样,躺在病床上不通了,就疼痛的病人就叫“痹”,那就叫痹症。东汉末年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描述说“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身体魁羸就是非常的消瘦,瘦但是骨头出来个大结,现在认为,非常难治的痹症就叫尪痹,也就是最厉害的、最顽固的痹症。那我们知道,关节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典型症状表现,有些严重的患者几乎是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剧烈的疼痛,就连平时一个细微的动作也会造成全身的关节疼痛。此外,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关节的范围比较广,也就是全身有滑膜的地方都会有炎症,类风湿关节炎免疫复合物它和滑膜的的亲和力比较强,和血管内膜的亲和力比较强,所以它一般在滑膜里头和血管里头,为什么我们发现肺纤维化病变,是肺里头有血管,为什么发现肾脏有问题,是侵犯了肾脏里头的血管炎症,所以几乎是任何关节它都可以收到侵犯,包括下关节等等在内。好多人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就是张不开嘴,最后我们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下巴颏短了,这个下巴颏短就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老有炎症,下颌关节脱位了,掉到后头去了,所以下巴颏就短了,这也是它的一个特征。包括颈椎的寰枢关节,有时候会引起高位截瘫,寰枢关节在颈椎的七个颈椎里是最不稳定的一个,所以它要有炎症,时间长了以后会侵蚀到附近的韧带和肌腱,有时候就会脱位,有时候就会断了,或者是造成持续性的痛苦。所以一些严重的患者白天不能活动,晚上不能睡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我们说类风湿关节炎还有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很多我们把它叫做风湿免疫疾病,这类疾病的病人都是出现一个“自毁”一样的表现,就是自我毁灭的表现,自己对自己的组织不认识了,像类风湿关节炎就是自己破坏掉了,把自己骨头吃了,把自己脏器吃了,那么我们临床上就把它比作是“虫子”一样,只有像虫子一样,才能把这些东西克了,所以它像虫子一样,把组织吃了,就能克了,我们把它叫做“虫毒”或“湿毒”,湿有了毒它就长出虫子,就像我们夏天要是剩下饭,第二天就馊了,长出虫子来,就把组织就吃掉了,久而久之,关节不运动的话,关节就就融合在一起了,有的是向上凸起,有的是向下凸起,临床上有扣眼一样的畸形,有的鹅颈一样的畸形,都变得拐弯的,关节附近的肌肉也会发生僵硬和萎缩,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的休息,更会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大大的不便。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少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个病在早期真的就这么难发现吗?难道就没什么好的办法控制吗?”因为有些患者就发现:只有拍了X光片之后,才发现这两只手就像是被“虫子咬了”一样,确实是教科书上说的“虫噬样”的改变。但这时候往往都已经进入到疾病的中晚期了,特别是指关节、腕关节甚至是已经变形或是半脱位了。那除了要在有一些症状时,做“风湿早期系列”外,我们讲的看中医气血的“热断层扫描”也恰恰弥补了这一点。通过热断层扫描,我们不仅能确定这个病治疗的重点在哪里,甚至还会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我曾经看过的一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例子,是一位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的患者,当时来找我时,得类风湿已经18年了,也是她们当地一位治好的患者介绍来的。来之前,很多西药、藏药、秘方、针灸、洗浴都用过了,但这个病还是控制不住,很多年连洗脸、梳头、吃饭这么举手之劳的活都干不了!甚至是越来越重,她晚上连伸个腿都做不到!在门诊时,她告诉我,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儿子做一顿饭,但这18年都圆不了这个小小的心愿!因为从孩子4岁开始,她就得上了这个病。我们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由于是病史比较长,自理不了,最后是治疗一周左右能够站立了,能站立起来以后就建议她在家属的帮助下做了个热断层扫描,之前还给她做了腹诊,腹诊发现她中下焦的动力不足,而且肚子上有很多的郁结点,这都是着急,生气引起来的,所以很多经络都堵上了,所以三焦气化的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给她制定一个更加好的治疗方案,就给她安排了热断层扫描检查。报告出来后,从表面症状到脏腑情况,通过数据及图像,一目了然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就告诉她,“虽然你不是医生,但我简单给你说几个重要点,你就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治不好这个病了!”首先你看你满肚子都是气节点,你就是着急、生气,你着急其实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只能把自己的经络给堵住了,这是气结合气郁的地方。第二要看“唇温”,也就是嘴唇的温度。唇是属于脾的,我们说“其华在唇”,也就是说唇是脾的表现。这个区域“代谢值”偏高,扫描图上明显是大红色,和脸颊显示出的是紫色形成了对比,就说明脾经有湿热。再来看“脐温”,就是肚脐的温度,我们都知道肚脐叫“神阙”,神阙是元气所在的地方,“生命之神”居住的地方。但患者的“脐温”比较高,其实并不意味着她的元气就足。因为正常的脐温,在没有什么疾病的情况下,就能说明元气是比较足的,而它有个“正常值”,但超过了这个值就是炎症的变化,就是说明“下焦有热”的一个变化。而这个“脐温高”恰恰说明了,类风湿关节炎已经损害到了肝脏,因为久病伤了肾精,那肾精亏了以后,也会影响到中焦脾胃,和上焦心肺。另外,命门的代谢值也偏低,只有0.47,而一般是1.0,又验证了她的“元气不足”。而三焦断层图表现出的是“中上焦热、下焦寒”,三焦气化功能严重不正常的……那我们找准了病根就能更好的精准治疗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的关节炎症基本消失,10天左右她就能脱了床下地了,而且觉得怕风怕冷的情况也好转了很多,我们的科研小组又给她扫了一次热断层扫描,发现她自己的炎症已经好了很多,但是整个脏腑的变化不大。但仍旧提示肾功能不太好,这就说明疾病的变化是有很大关系导的,逐渐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变化。她一共做了三次热断层扫描,来的时候十天做了一次,不到一个月又做了一次,五十多天又做了一次,五十多天做的时候她的脏腑开始有变化了,也就是吃上药以后人的机体有个自我调节功能,就说哪里有病,哪里病重,它就先消除哪里的问题,它先把肢体上的炎症消除了,然后把身体了浅表的炎症消除了,最后脏腑才开始改变,一个人的改变必须脏腑改变了以后,肢体是受脏腑的领导的,所以它才能改变的,所以到了60天的时候,她的脏腑才开始有改变,所以我们说一个疗程准确诊断是前提,有些病一个疗程是三个月,一天都不能少,有的三个月还得多,有的人说我早就没有症状了,早就不疼了,我早就不该吃这个药了,实际上你一定得吃,迟到一定程度从量变到质变,然后慢慢的就转过来了。西宁好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zz/493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zz/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