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战役中期重中之重:预防
″白花川贝方″助临床医护0感染
医院使用″白花川贝方″助临床医护0感染
医院从1月27日开始逐步使用上海中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提供的“白花川贝方”,对82位一线医护、密切接触者及隔离人员进行预防治疗,目前医护人员0感染。
疫情战役中期是此次战役是否能迅速战胜的关键,能不能短时间取得胜利,除了治疗新冠肺炎,更主要的是全民有效预防。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存在我们身边的潜伏危机:
1、无症状新冠肺炎传染
武汉最新曝光病例
没有症状也传染人
为所有人敲响警钟
钟南山对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0天,最长可达24.0天。
医院研究组1月24日发布《高度重视非呼吸系统的首发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nCOV)患者的识别与防护》,提醒医护人员及公众,高度警惕以非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的隐形传染源。
权威部门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但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迄今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红刚教授介绍了一个“非典型”病例。45岁男性因腹泻3天到消化科门诊就诊,医生反复询问病史,确认其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接触史,但无明显发热及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接诊医生考虑正处于疫情发展期且有明确接触史,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胸部CT。结果提示:双肺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最终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I科主任陈国忠教授介绍,在上述临床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并无发烧、咳嗽等呼吸系统典型症状,仅以与疑诊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接触后,新近出现的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该结果高度警示医护人员及公众,要进一步应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发病症状认识,同时更要加强识别与防护。专家提醒,上述以非呼吸系统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易至相关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特别是消化内科接诊患者较多。由于这部分患者缺乏明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明显增加了诊断难度,容易造成漏诊或者误诊,更增加传染的机会。
2、治愈后新冠肺炎传染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最早确诊的两名武汉肺炎患者已治愈出院,但医生发现他们的体内仍能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因此这两名患者仍在隔离检测之中。这现象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
安大略省卫生部14日对外证实,该省最早确诊的2名新冠肺炎患者已经康复出院,但是他们目前仍在被隔离监测中,因为在他们体内仍然检测到了COVID-19病毒。
安大略省首席卫生医疗官大卫·威廉姆斯(Dr.DavidWilliams)在省会议的记者会上介绍的情况:这对多伦多夫妇于1月22日乘中国南航航班从中国返回加拿大。其后,50多岁的华裔丈夫病发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隔离治疗,疾病症状已全部消失,已于2周前出院,但在其鼻及呼吸道进行的测试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还携带病毒,目前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第二名患者是这名男子的妻子,也被确诊检测核酸为阳性,但其表现为“无症状”,即没有发烧、咳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等症状,医院没有安排她住院治疗,而是让她在家隔离观察。她的检测结果同样为阳性仍携带病毒。目前夫妻二人在家隔离并继续接受多伦多卫生部门的密切观察。
对于公众来说,更要意识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关键。日常要进一步提高防护意识外,中药预防是治疗未病、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途径。
重点来了
″白花川贝方″除了治疗新冠肺炎外,其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
″白花川贝方″预防新冠肺炎
方法:
取″白花川贝方″一袋,以1:10比例兑入温开水,分十份予企业员工与家庭成员服用。
每天早晚各一次。
临床预防效果
医院从1月27日开始逐步使用上海中药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中心提供的白花川贝方,对82位一线医护、密切接触者及隔离人员进行预防治疗,目前无人感染。
让我们回忆一下年的SARS
在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之前,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是我们对传染病的最大认知。犹记得SARS起源于广东,爆发在北京,来势非常凶猛。
治疗期间有不少医护人员感染,此外北京紧医院,并紧急投入使用,以免疫情在市区扩散。
一切的救治方法,在当时一线首选西医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并且有关方面几乎搜遍了全世界的抗生素、杀菌药、抗病毒药!可是很遗憾,当时几乎没有一个药能够有效对抗这种新型病毒!
就在无明确有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l年5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73余名SARS患者,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3天,平均住院时间9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患者没有后遗症。
l广医院到5月份共收治名病人,纯西医治疗的46例,死亡9例,死亡率几乎20%。而该院中医科介入中西医治疗的71例,死亡1例,死亡率1.4%。
l北京仝小林教授治疗16名SARS病人,纯用中医治疗,全部治愈,平均退热时间仅4.5天。
在SARS疫情中,中医疗效显著的情况下,以钟南山为首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办法。医院治愈率高主要原因是:专家组有效指导,重视心理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广东作为SARS发源地,也是因为中医,病死率全世界最低不到4%。
来源:人民日报
关于SARS后遗症
l《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年10期论文《例SARS死亡病例分析及原因探讨》的结论为:除了年龄和身体因素,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是SARS患者死亡主要原因:
l“激素应用的后果存在免疫麻痹以及抑制肾上腺皮质,使危重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现象,并使血糖升高,与抗生素共同导致菌群失调,造成继发性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而增加病死率。”
而且,激素造成了大量病人股骨头坏死、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发挥中医经验和“治未病”思想
中医“治未病”指的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疾病、疫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要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避免症状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深重。远在东汉末年,“伤寒”大流行,《伤寒杂病论》活人无数,为后世治疗类似瘟疫病确立了范式。清代出现了许多新的传染性热病,叶天士等温病学派的医家,在不明致病微生物的条件下,用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足见中医温病学说的价值,许多宝贵经验仍有待我们去挖掘和传承。中医古代无预防医学之学科,但早在《内经》时期就总结了包含“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医学思想的“治未病”理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中医药方
面对疫情,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应该注意戴口罩、勤洗手;穿衣保暖,预防感冒;清淡饮食,固护脾胃;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白花川贝方″中药汤剂,来提高自身免疫力,更有力的治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疏胜于堵,预防胜于治疗
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的方法,采用堵的办法,九年不得成功,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回到平川居住。
由此可见,治疗新冠肺炎最好的手段就是预防,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肺,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和肺炎说拜拜了。不仅仅是肺炎如此,很多的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也是预防,所以说预防工作重于泰山。
支持中国国粹---中医事业,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医的义不容辞的担当。
我们的使命:创新中药,健康中国!
===================
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是在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于年初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开发机构,是国家生物医药基地重点建设的“一所六中心”之一,是国家生物医药基地重点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孵化器,也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上海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响应政府“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号召,领投合资成立上海中药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为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落地提供服务。
====================
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hl/2203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