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来越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治愈病例出院。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四部及五部主任詹庆元表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我们从临床上发现,主要还是累及肺,对轻症的患者应该没有后遗症,但是对于重症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遗留一定的肺的损害修复的变化,比如肺纤维化。
就我从临床的经验来讲,肺的修复能力是非常强的,绝大部分的肺纤维化都是可以修复的。但是对极重的,非常非常重的极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留下一点肺纤维化,我们要加强后期的随访。”
目前,针对肺纤维化的治疗并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免疫治疗、抗炎、免疫抑制、抗纤维化、抗氧化等手段,但治疗效果有限,我们急需开发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手段。
MSCs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可行性
大量的临床前实验显示,MSCs能够有效改善肺部纤维化疾病,或将成为潜在的治疗方向。
这可能是因为MSC能够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包括抗炎性因子、免疫抑制因子、血管生成因子。而且MSCs治疗IPF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了。
已有的临床试验表明MSCs治疗肺纤维化具有安全性,部分缓解病症。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组对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的肺纤维化病人进行MSCs移植治疗,他们共招募8名病人,MSCs来源于非亲友捐献者的胎盘,移植剂量是1*10^6或2*10^6,移植后观察6个月。
结果显示病人对两种剂量的MSCs移植都具有很好的耐受性,病人仅出现轻度、短暂的急性副作用。MSCs治疗没有加重纤维化进程,6个月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未出现进一步恶化,成功阻止病情的进展。
希腊塞萨斯德谟克利特大学的科研人员采用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展开研究,共招募14名患者,接受移植治疗后随访12个月。
通过0、6、12个月的详细安全监测表明,接受细胞治疗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且其肺功能参数和生活质量指标方面没有恶化。
还有更大剂量的研究。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的一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为9名轻度到中度肺纤维化病人,接受20*10^6、*10^6、*10^6等三种剂量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果显示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肺纤维化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年,医院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结果。入组病人8例,通过支气管镜对肺纤维化病灶部位灌洗并单次注入间充质干细胞。8位患者均能够耐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随访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6例患者自述气促、咳嗽等症状有所好转,CT显示肺密度下降,说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纤维化密度。
年,《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CELLS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报道了首次在人体内高剂量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肺功能快速下降的临床研究结果。
该研究共招募2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3个月进行2次静脉回输间充质干细胞,每次剂量为2*10^8细胞。肺功能指标的分析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有效地遏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快速进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评估未发现治疗相关的显著不良反应事件,说明高剂量累积性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是安全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