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毒副作用备览

西药的说明书只会写导致:呕吐、皮疹、头痛等一些大众觉得可以接受的毒副作用。。。但实际上西药潜藏多种未知的巨大毒副作用,例如会导致儿童脑炎、耳聋、癌症、肥胖症。但是在任何一个西药的说明书上,人们都不会看到西药会导致耳聋、脑炎、肥胖症、甚至导致癌症的说明文字。一位美女感冒,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之后,全身皮肤起泡溃烂,差点丧命。虽然抢救后保住了生命,但是目前已经终身毁容,失业在家不敢外出,一个年轻女性的一生都毁在了一粒抗生素上。以下西药的真正毒副作用,西药的说明书了是不会写的:

四咪唑与迟发性脑炎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温州市用四咪唑(Tetramizole)引发迟发性脑病,该病在温州市流行20多年,造成原因不名的“脑炎”达数百例。全国其他11个省市也报告了四咪唑和左旋咪唑引起“脑炎”多例,经调查引起迟发性脑炎发病率(4.85/百万)虽不算高,但可致残致死。抗生素与药物致聋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儿童达余万人,其中药物致聋儿童占60%,约万人,并以每年2万~4万人次递增。主要原因是抗生素致聋,其中氨基甙类(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占80%。新霉素滴耳、冲洗伤口也可致耳聋,红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阿司匹林等均可发生耳毒性副作用。

2.1清肺排毒汤适用范围: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基础方剂:麻黄9g、炙甘草6g、杏仁9g、生石膏15-30g(先煎)、桂枝9g、泽泻9g、猪苓9g、白术9g、茯苓15g、柴胡16g、黄苓6g、姜半夏9g、生姜9g、紫苑9g、冬花9g、射干9g、细辛6g、山药12g、枳实6g、陈皮6g、藿香9g。服法:传统中药饮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付一个疗程。如有条件,每次服完药可加服大米汤半碗,舌干津液亏虚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发热则生石膏的用量要小,发热或壮热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状好转而未痊愈则服用第二个疗程,若患者有特殊情况或其他基础病,第二疗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症状消失则停药。处方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2号)。2.2轻型(1)寒湿郁肺证临床表现: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紧憋气,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苔白厚腐腻或白腻,脉濡或滑。推荐处方: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3次服用,早中晩各1次,饭前服用。(2)湿热蕴肺证临床表现:低热或不发热,微恶寒,乏力,头身困重,肌肉酸痛,干咳痰少,咽痛,口干不欲多饮,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便溏或大便粘滞不爽。舌淡红,苔白厚腻或薄黄,脉滑数或濡。推荐处方:槟榔10g、草果10g、厚朴10g、知母10g、黄苓10g、柴胡10g、赤芍10g、连翘15g、青蒿10g(后下)、苍术10g、大青叶10g、生甘草5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晩各1次。2.3普通型(1)湿毒郁肺证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痰少,或有黄痰,憋闷气促,腹胀,便秘不畅。舌质暗红,舌体胖,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或弦滑。推荐处方:生麻黄6g、苦杏仁15g、生石膏30g、生薏苡仁30g、茅苍术10g、广藿香15g、青蒿草12g、虎杖20g、马鞭草30g、干芦根30g、葶苈子15g、化橘红15g、生甘草10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晩各1次。(2)寒湿阻肺证临床表现:低热,身热不扬,或未热,干咳,少痰,倦怠乏力,胸闷,脘痞,或呕恶,便溏。舌质淡或淡红,苔白或白腻,脉濡。推荐处方:苍术15g、陈皮10g、厚朴10g、藿香10g、草果6g、生麻黄6g、羌活10g、生姜10g、槟榔10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2.4重型(1)疫毒闭肺证临床表现:发热面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推荐处方:生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15g、甘草3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9g、茯苓15g、生大黄5g(后下)、生黄芪10g、葶苈子10g、赤芍10g。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ml-口1,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2)气营两燔证临床表现:大热烦渴,喘憋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推荐处方:生石膏30-60g(先煎)、知母30g、生地30-60g、水牛角30g(先煎)、赤芍30g、玄参30g、连翘15g、丹皮15g、黄连6g、竹叶12g、葶苈子15g、生甘草6g。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先煎石膏、水牛角后下诸药,每次ml-ml,每日2-4次,口服或鼻饲。推荐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2.5危重型(内闭外脱证)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推荐处方:人参15g、黑顺片10g(先煎)、山茱萸15g,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推荐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功效相近的药物根据个体情况可选择一种,也可根据临床症状联合使用两种。中药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联合使用。注: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遵照药品说明书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辨证调整的原则,推荐用法如下:病毒感染或合并轻度细菌感染: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喜炎平注射液mgbid,或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热毒宁注射液20ml,或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痰热清注射液40mlbid。高热伴意识障碍: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醒脑静注射液20mlbid。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和多脏器功能衰竭: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血必净注射液mlbid。免疫抑制: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参麦注射液mlbid。休克:0.9%氯化钠注射液ml加参附注射液mlbid。2.6恢复期(1)肺脾气虚证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推荐处方:法半夏9g、陈皮10g、党参15g、炙黄芪30g、炒白术10g、茯苓15g、藿香10g、砂仁6g(后下)、甘草6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晩各1次。(2)气阴两虚证临床表现:乏力,气短,口干,口渴,心悸,汗多,纳差,低热或不热,干咳少痰。舌干少津,脉细或虚无力。推荐处方:南北沙参各10g、麦冬15g、西洋参6g,五味子6g、生石膏15g、淡竹叶10g、桑叶10g、芦根15g、丹参15g、生甘草6g。服法:每日1剂,水煎ml,分2次服用,早晩各1次

复方阿司匹林等与药源性癌"药源性癌",这些在医学界已经成为常识了。比如常用的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可引起肾癌和膀胱癌,长期服用者的发癌率为9.5%。常用的降压药利血平可引起乳腺癌,尤其是绝经期的妇女。常用的氯霉素可导致急性白血病。而治肿瘤的化疗药引发新的癌症更是人所共知,如常用的环磷酰胺可以诱发淋巴瘤和白血病,硫唑嘌呤可以诱发宫颈癌、鳞癌等等。有人统计,近10年内西药药物导致的白血病、癌症达到数百万人,其中大多数已经死亡。欧美曾经发现了许多"粒细胞缺乏症"病人,他们对多种感染失去防御能力,极易发炎、发热。后经医学家长达11年的了解努力,才查明是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在作祟,而此药竟已使用了40年之久。近年,欧美国家出现大量失明的白内障病人,尤其以肥胖妇女居多。经查实,系服用减肥药二硝基酚所致。美国推出降血脂新药三苯乙醇,虽然疗效较好,但大量病人服用后,不但发生脱发等毒副反应,而且还有许多人患上了白内障。西欧一些国家发现,用新药"仅应停"治疗孕妇的呕吐反应,竟然出现1多个类似海豹一样的胎儿,他们缺臂少腿。在日本则因长期使用抗症药氮碘喹,酿成了万余人致盲及下肢瘫痪。绝大多数降糖西药物都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磺脲类药物和格列奈类药物容易造成肝损伤;双胍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以及乳酸中毒,少部分服用者会出现过敏性反应以及大细胞性贫血反应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患者服药后会有腹胀、腹痛、腹泻和肠排气过多等现象,有报道说个别患者在服用此类药物后还出现了严重的肝损害。胰岛素增敏剂也会对服药者的肝脏造成损害,还可能增加其血容量,加重其心脏的负担。中国每年因输液死亡39万人中国目前每年仅仅输液导致直接死亡的就有40万人,20年就死亡万人四川女子药店输液死亡,医生将其抛尸河中。男子腹痛到卫生站看病,输液几分钟后倒地死亡。张掖高台村民卫生所输液死亡。江苏一乡村诊所连发4起输液死亡事件。一位21岁女孩在一次普通的门诊输液后突然死亡。旅顺一男子门诊输液过敏死亡。医院输液中死亡,医院称没有责任,他们没有过错。广东一打工仔药店输液死亡。此处省略数千宗新闻报道的案例。。。西医杀人如麻啊。每年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万人。西医所谓的“科学”,完全是一个错觉衡量一种医学是否科学,我们必须看此医学是否降低人类疾病死亡率,对吧?在被称为抗生素“黄金时代”的五六十年代,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万,而这一数字到了年上升到0万。在号称世界科技最发达国家的美国,至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数据揭露了一个真相:西医发展了几十年,不仅没有降低疾病死亡率,死亡人数反而大幅上升了。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从万上升到0万,50年上升3倍。一个让疾病死亡率不断上升的医学,它科学吗?反中医小丑们千万不要反驳“因为人口增长,所以疾病死亡率上升。”说这话就说明太没脑子了。。。随便拿一个数据来分析:美国统计“至年间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的人数上升了89%。”请问,美国的人口在年到年10年中,人口数量上升了40%-89%吗?美国人口和欧美一样,人口增速很慢。别说欧美,就是人口上升最快的印度,也不可能在10年内增长40%人口。归根结底,所谓“医学越来越进步,各种疾病一个一个解决,死亡率不断下降”。仅仅是西医教徒们的自我幻想出来的美好世界。真相是西医越发展,人类的疾病死亡率越高。最近几年冒出的超级细菌,每年已造成全球70万人死亡,10年后将暴增为每年死亡0万人。而超级细菌的制造者,正是西医,人体对西医的抗生素不断耐药,最终变成了超级细菌。可以说,西医一手制造出了将灭绝人类的超级细菌。而且超级细菌的泛滥,还将导致西医以后将无法治疗任何疾病,比如现在肺结核,大肠杆菌已经越来越耐药了,以后西医对肺结核和大肠杆菌将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中医胜在病毒类疾病、内科和慢性病,目前落后西医最多的其实就两项:抗生素和外科手术。但是西医在抗生素方面已经走入死胡同,而抗生素一旦耐药了,西医的外科手术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用不了几年,西医要么变成废物,要么就变成杀人的高危险医学。。。英国政府报告:全球每年将死于西医0万人英国首相卡梅伦警告全球:全球每年将因抗生素导致的超级细菌死亡0万人。那么年内西医制造的超级细菌将杀死10亿地球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总和还多10倍。抗生素催生的超级耐药菌已经成为世界难题,未来10-20年将引发灭绝人类的超级细菌瘟疫,等于说明西医是一种将要灭绝人类的医学,换句话说,西医是人类最大的伪科学!

手阳明大肠经分布于人体食指、上肢外侧前缘及肩、颈、颊、鼻侧,循行20个穴位,首穴为商阳,末穴为迎香。其中有6个穴位在肩、颈和面部,其余14个穴位则分布在手部及上肢背面的桡侧。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桡侧末端,循行于上肢外侧的前缘,经过肩,进入锁骨上窝,联络肺脏,通过膈肌,入属大肠;又经颈部入下齿,过人中沟,止于鼻侧。

头面五官病症:目痛,鼻出血,牙痛,咽喉肿痛,耳鸣,耳聋,头痛。

肠道疾病:腹痛,肠鸣,腹泻,痢疾。

经脉循行处不适:肩臂痛,上肢不遂,手指麻木。

其他:热病,风疹,瘰疬,水肿。

手阳明大肠经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密切关系,所以疏通此经气血可以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疾病。中医认为,气血的循行在十二时辰里面各有旺衰,大肠经对应卯时,也就是说早上5~7时按摩大肠经最好,习惯早起的朋友不妨多按按大肠经以及相关穴位,如合谷穴、曲池穴、手三里穴、迎香穴等。

1

商阳穴

精确取穴: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疾病:1 咽喉肿痛、热病。2 牙痛、耳聋。3 手指麻木。

2

二间穴

精确取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咽喉肿痛、牙痛口歪、目痛。2 热病。

3

三间穴

精确取穴:微握拳,在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疾病:1 目痛、牙痛、咽喉肿痛。2 手指肿痛。3 腹胀。

4

合谷穴

精确取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疾病:1 腹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2 上肢不遂。3 痛经、乳腺炎。

5

阳溪穴

精确取穴: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疾病:1 头痛、目赤、牙痛、咽喉肿痛、耳鸣。2 手腕痛。

6

偏历穴

精确取穴:曲肘,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疾病:1 手臂疼痛、肩膀酸痛、水肿。2 目赤、耳鸣。

7

温溜穴

精确取穴: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主治疾病:1 头痛面肿、口舌肿痛、咽喉肿痛。2 肠鸣腹痛。3肩背酸痛。

8

下廉穴

精确取穴: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主治疾病:1 头痛眩晕、目痛。2 腹痛、腹胀。3 肘臂痛。

9

上廉穴

精确取穴: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3寸。

主治疾病:1 头痛、肩臂酸痛、手臂麻木、半身不遂。2 腹痛肠鸣。

10

手三里穴

精确取穴: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主治疾病:1 牙痛、颊肿、腹痛腹泻。2 手臂麻痛、肘挛不伸、上肢不遂。

11

曲池穴

精确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疾病:1 热病、咽喉肿痛、牙痛、头痛眩晕、癫狂。2 手臂肿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3 腹痛、吐泻。

12

肘髎穴

精确取穴:在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1寸,肱骨边缘处。

主治疾病:肘臂疼痛、麻木、挛急。

13

手五里穴

精确取穴:在臂外侧,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

主治疾病:肘臂挛痛、瘰疬。

14

臂臑穴

精确取穴: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自然垂臂时,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疾病:1 肩臂疼痛、颈项拘急、瘰疬。2 各种目疾。

15

肩髃穴

精确取穴: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1 肩臂酸麻疼痛、上肢不遂、瘰疬。2 瘾疹。

16

巨骨穴

精确取穴:在肩上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1 肩背、手背疼痛,不得屈伸。2 瘰疬、瘿气。

17

天鼎穴

精确取穴: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后缘,当喉结旁,扶突穴与缺盆穴连线中点。

主治疾病:1 瘿气、咽喉肿痛、暴喑。2 咳嗽、气喘、瘰疬。

18

扶突穴

精确取穴: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

主治疾病:1 咳嗽气喘。2 咽喉肿痛、瘿气、瘰疬、暴喑。

19

口禾髎穴

精确取穴:在上唇部,鼻孔外缘直下,平水沟穴(人中穴)。

主治疾病:1 鼻塞、鼻出血。2 口歪、口噤。

20

迎香穴

精确取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疾病:1 鼻塞、鼻出血、口歪、面痛。2 胆道蛔虫症。

改变自己每天精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3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