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肺癌被称为癌症中“头号杀手”,年世界知名期刊《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发布的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全球肺癌新发病例约为万例,死亡约万例,分别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的11.6%和18.4%,居恶性肿瘤第一位。据统计,截止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达到了78.7万,肺癌不管是在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排在了第一位!但是肺癌的可怕之处不仅仅局限于此,令人闻风丧胆的是“肺癌发现时80%左右都是晚期”,因此如何早期筛查才是遏制肺癌的关键。
王女士(化名)49岁,2医院体检,CT检查发现肺部结节0.8cm,黄豆粒大小。这个消息如晴空霹雳般打破了这个平静的小家庭。“结节是癌症么?能不能治得好?要不要手术?我还能活多久?”一连串的问题如子弹一样打在王女士的心上,无助的她找到了胸外科主任李红晨。详细了解王女士的情况后,李主任给出了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观察。在随访观察中,李主任发现王女士的结节无吸收(一般炎症观察一段时间就会吸收)。“手术吧,结节靠近胸膜,局部胸膜已经少许牵拉,结节如为恶性,很容易发生胸膜播散或转移,所以必须要手术切除病灶。”5月6日,王女士进行了胸腔镜下肺结节手术,病理诊断早期肺癌。“感谢李主任,要不是他及时、准确的判断,估计我就没这么幸运了。”术后第三天,王女士便出院回家了。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早治一步肺癌生存率大不同目前,我国近八成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较差,平均5年生存率仅16.1%。如果在早期的I期发现,经规范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大幅提升至70-90%。因此,实现高危人群的早筛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重要前提。
说到早筛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每年的体检,但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包括的胸部X光检查,即俗称的胸片、胸透,发现肺癌的敏感性非常低,空间的分辨率非常差,难以做到早期发现,只能发现比较大的肿瘤,可惜此时很多已经是中晚期了。要做到早期发现肺癌,推荐做另外一种检查,就是低剂量螺旋CT(LDCT)。
哪些人需要做LDCT筛查虽然LDCT有很多优点,但毕竟也是有辐射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LDCT筛查,一般是肺癌高危人群才需要LDCT筛查,那哪些人是肺癌高危人群呢?根据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南共识版,我国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50∽74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这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2)被动吸烟者(长期密切接触吸烟者);
(3)职业上接触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石棉、铍、铀、氡等;长期油烟吸入。)
(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一级血缘关系有一例,三代血缘关系有两例)。
(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LDCT可作为高危人群肺癌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推荐筛查周期每年1次。
医院胸外科简介医院胸外科主要承担我市人民的胸部疾病、创伤的诊断及治疗,以胸腔镜微创手术为基础,常规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以及胸腔镜下气胸、血胸、脓胸手术,胸部外伤的急诊手术等,在我省较早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及预康复概念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管理并取得成功经验。得益于同浙医二院的紧密联系,年4月起,浙大二院胸外科每周六下派一名主任来我院坐诊、会诊及查房,极大方便兰溪病人的就诊。
肺结节MDT团队包括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不定期开展肺结节会诊讨论。设有肺癌一体化诊疗中心,是由多个肿瘤疾病诊疗相关科室的专业医师组成的相对固定的专业团队,针对单一患者进行病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求诊疗方案的精准化、个体化,整合学科资源,规避单一学科和医师的局限性,让患者获益最大化。如有需求可以带上各类检查检验单来门诊办预约(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门诊办会组织相关专家会诊,欢迎您的到来!
学科带头人简介李红晨
胸心外科学硕士,主任医师,承担金华市级兰溪市相关课题多项,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对胸部微创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有独到见解。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胸外科专家门诊
周二下午肺结节专科门诊
周六上午和浙二专家联合门诊
周日上午横溪院区门诊
就诊地点
城西院区门诊二楼外科诊区
医院医共体横溪院区
素材来源/胸外科
图/宣传中心
文/编辑/陆妙妃
审核/张伟艳
医院医共体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