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间质性肺病(ILD)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在解剖上,肺间质是指肺泡上皮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之间的间隙,含有肺泡隔内血管和淋巴周围组织,并包括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
间质性疾病的分类采用以下方法:
诊断思路和临床检查步骤
近年来,随着HRCT技术的推广,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如何对这些患者进行精准医疗,快速明确诊断,成为困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新问题,依照以下思路进行,可以对绝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
一、询问病史:
(1)职业、环境因素相关:最常见于早期的采石工人,从事农业和化工生产的相关人员,吸入无机粉尘:矽肺、石棉肺、爆尘肺及镀肺;吸入有机粉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动物蛋白质:饲鸽或饲鸟者肺;嗜热放线菌:农民肺、甘蔗渣肺、蘑菇肺等;气体/烟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金属氧化物等。
(2)肺部感染相关的间质性肺病,相对来说,病毒等病原体较细菌更容易引起间质性肺病: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菌、各类细菌和病毒(CMV、SARS、HIV等)。
(3)药物/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病,抗肿瘤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可能引起间质性肺病:抗肿瘤药物:博来霉素、丝裂霉素、甲氨蝶呤、基因靶向治疗等;抗生素及化学制剂:呋喃、磺胺、胺碘酮、降糖药、避孕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痉挛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青霉胺、秋水仙碱、三环类抗抑郁药、美沙酮、放射线照射、高浓度吸氧、误服百草枯等。
(4)胶原血管系统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类风湿性关节炎(RA)、进行性全身性硬化症(P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PM/DM)、干燥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等。
(5)其他:ARDS恢复期、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癌性淋巴管炎、移植物排异反应。
二、体格检查:Velcro啰音
三、HRCT
四、肺功能:包括弥散功能检查
五:支气管镜BALF计数和TBLB
六、外科肺活检:
本期视频
请自动忽略视频之前的倒置播放()
专家介绍李瑛
科室:医院呼吸内科
职称:主治医生
主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感染
湘雅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