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肺纤维化,广义上讲这类疾病分为原发性(或称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继发性肺纤维化前者至今病因未明,后者往往因细菌、病毒、结核杆菌感染而致,二者有着共同的病理特征,如:肺泡上皮损伤、纤维细胞增殖、肌成纤维细胞形成、细胞外基质沉积、肺泡结构紊乱等表现,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对这类疾病的临床病理探究大致分为:1.“慢性炎症学说及抗炎说”;2.“肺泡损伤修复障碍机制”;3.“凝血—纤溶失衡学说”; 4.“炎症介质、氧自由基”现代医学往往以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药物为主的抗炎治疗为首选,但是临床研究结果,这类治疗方法的病死率(5年随访)居高不下,而且伴随的药物副反应(激素)如向心性肥胖、多毛、汗多、四肢酸软、骨质疏松等达肺草效果怎么样问题严重影响肺纤维化患者的身心健康
许多中老年患者因为反复咳嗽,伴有气急、胸闷、咳痰不畅来医院就诊,经摄片、ct、肺功能等检查后诊断为“肺纤维化”便惊恐不已,往往多家医院就诊,希求有特效药而能治愈此疾而无果,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传统中的中医药学并没有与“肺纤维化”完全对应病名,根据临床症状、病理特征及预后,肺纤维化被列入“肺痿、肺痹、肺胀”等中医疾病范畴,从众多的中医学书籍中,涉及到此疾病相关章目中进行梳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系致病因素侵入人体,留滞肺内,损伤肺脏,病初在气,久则入血、入络病机涉及热毒浸淫、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终则气阴俱伤,总体属于本虚标实之症,责之于虚无不在肺、脾、肾、气、血、阴、阳间质性肺炎,终以“虚、痰、瘀”为本病之关键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中医学治疗肺纤维化总是“整体辨证”为先,目标为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基于此,我们将这类疾病分期进行辨证施治,在早、中、晚期,分别以疏风祛邪、清热祛瘀、祛痰、补益肺肾为大法,具体治疗过程中佐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健脾益气、滋阴壮阳等法则贯彻其中,以患者就诊时的实际临床表现为辨证用药之根据,从而个体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