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我国的防尘经验可归纳为“宣、革、水、密、风、护、管、查”八字方针。

          

(1)革,即工艺改革和技术革新,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粉尘;

(2)水,即湿式作业,可防止粉尘飞扬。降低环境粉尘浓度;

(3)密,将发尘源密闭,对产生粉尘的设备,尽可能密闭,并与排风结合,经除尘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4)风,加强通风及抽风措施,在密闭、半密闭发尘源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抽风,把产生的粉尘抽离作业场所;通过全面通风,降低作业场所内遗散粉尘的浓度;并可同时采用局部送入式机械通风,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面。

(5)护,即个人防护;

(6)管,严格管理;

(7)查,定期检查环境空气中粉尘浓度,对接触者进行定期体格检查;

(8)教,加强宣传教育。

          粉尘作业的个人卫生保健

1.加强个人卫生

一是要注意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中的卫生,如使用防毒口罩,在使用前应了解其性能、用法和如何判断失效等知识,经常更换滤料,以免误用或使用无效口罩。保持清洁卫生,做到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二是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在车间抽烟、进食和饮水及存放食品、水杯,更不能在生产炉热饭、烤食品,以免毒物污染食品进入消化道。要勤洗手,凡是脱离操作后,做其他事前要洗手,如抽烟、吃饭、喝水、去卫生间等。尘毒作业工人下班后要洗澡,换干净衣服回家,工作服勤换洗,不得穿回家等。

2.科学加强营养

应在保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根据接触毒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适当选择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份加以补充,以增强全身抵抗力,并发挥某些成份的解毒作用。

高蛋白:蛋白质及其组成的氨基酸,如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和甘氨酸,除参与集体的蛋白质合成外,还对某些毒物具有解毒的功能。

高维生素:维生素是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机体一系列物质代谢过程。尤其是接触损害神经系统的毒物,应增加维生素B1、B6、C等;接触损害造血器官的毒物,应增加维生素B族的叶酸,B6、B12,维生素C等促进骨髓的造血机能。

适当量的糖:糖可提供葡萄糖醛酸可与毒物结合,排出体外,如苯。

补充微量元素:接触锰时应补铁,锌和硒可防止或抑制镉的某些毒性,接触镉应多服用维生素D和钙,接触损害精神系统的毒物,钙、磷也应充足。

低脂肪:饮食中脂肪过多,可增加铅、烃类和卤代烃在肠道内的吸收等。

多喝水:夏季的高温作业工人,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可促进毒物的排泄,而且提倡喝茶水,茶含有鞣酸,能促进唾液分泌,有解渴作用,又含咖啡因,兴奋中枢神经,解除疲劳。

3.加强锻炼、促进代谢。

4.禁烟、酒:酒(乙醇)可将储存在骨骼内的铅动员到血流中,产生铅中毒症状。

          从事粉尘作业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要求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转自:中国职业健康

安全环保绿十字

检验检测认证评价技术服务平台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f/1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