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点上方↑“医院每日健康”即可 每天将双脚跷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液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此外,平时多抬脚也有好处。
倒着走路——护脚跟——祛瘀止痛
很多人都会有脚跟疼的现象,解放军医院骨科副主任黄振俊支招,脚跟疼又叫“气落底”,中医认为是肝肾亏虚导致的。不妨练习练习倒着走,是保养脚后跟很好的方法。
倒走时,因为是足跟着地,所以能够刺激足少阴肾经,有益气补肾、祛瘀止痛之功效。同时,倒走可以使跟腱及腓肠肌达到锻炼,从而改善跟腱周围炎引起的足跟痛。
盐水泡脚——舒筋骨——改善僵硬
所谓“春天足浴可升阳固脱、夏天足浴能祛暑湿、秋天足浴可肺润肠濡、冬天足浴使丹田温煦”,泡脚是一年四季都要坚持做的事情,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甚至可能起到改善心脏供血的作用。
如果奔波了一天,感到脚部特别疲惫和酸痛,可以将粗盐调进热水给自己做个足浴,10-15分钟就行,能舒缓脚部的不适感,促进脚踝和小腿的血液循环,舒展筋骨,改善下肢的僵硬感。
按摩脚底——60多个穴位——祛病保健
人体脚步有60多个穴位,因此可常按摩双脚。可以用双手搓脚,如将两手掌搓热之后,用两手掌轮流搓两脚的脚心,直到搓红发热为止。这对全身都是一个大保健,可以祛病保健。
另外,泡完脚之后,可以自己做个自助式脚底按摩,再用双手的大拇指交错按捏足弓的部位。
赤脚走路——滋经络——无病健身
人体12条经脉,其中有6条循行于足部。每天可在公园的鹅卵石路上赤脚行走,赤脚走石路,可刺激足底的涌泉穴,使血气充足,滋养经络。这种护脚方法可以起到无病健身,有病祛病的作用。
买大点鞋——解放双脚——不变形
鞋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就是穿错了鞋。一般我们肌肉骨骼的条件不容易改变了,所以买个又大又舒服的鞋就很重要了。
一双适合中年人穿着的鞋,首先鞋的长度要比脚长约1~2厘米(大概1码多)。因为人每走一步,脚都会向前移动0.6厘米,只有这样,趾头才有足够的空间。中年人的脚本来就容易疲劳,如果让脚尖空间有狭小感,则更会疲劳。
此外,鞋宽度也要合适,鞋底要软和,站立时趾间才不会相互挤压引起不适。鞋的形状也要与脚形相吻合,最好穿前面比较宽松、后跟稍窄的低跟鞋。
人到中年以后,就不要穿尖头鞋和厚底隐形增高鞋了,会使脚趾受压,令人头部及胸部的器官反射区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发五官及颈部的病变。
买鞋时间最好在晚上或下午,因为那时脚是最大的。如果能穿跑鞋,就尽量穿,即使是步行,也能从跑鞋中获益。因为跑鞋有软垫,还能提供很好的稳定性,且不同的脚都可以买到适合自己的跑鞋。
一些老人以为自己长期穿着的那双鞋就是与脚磨合得最好的、最舒适的鞋,其实只有轮换着穿鞋,你的脚才能舒服。即使不跑步的人,平时也要勤换鞋。
沙里走路——增加脚肌——防萎缩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不好,虽说能通过好的饮食、负重练习减缓脚步老化变形的过程,但有严重关节炎的老年患者还可以练习在沙里走路,这样也可以在脚部增强内部肌肉锻炼。因为那些小的肌肉如果萎缩,会导致脚部畸形和疼痛。
也可以光脚做瑜伽,努力用脚去练习拿笔、拿石子,或者用脚拿起毛巾等。可以把皮筋放在脚的旁边,动动脚指头,做类似刷窗的运动,左右上下,对脚踝肌肉有帮助。如果脚踝扭伤后,也可以试试做这个训练来恢复。
人体“第二心脏”发给你的信号你可知道?人的双脚几乎承载人体全部重量,每天不停地运动,所以有人说:“人最先衰老的器官是脚”。脚,又是人体“第二心脏”,有多个穴位。很多疾病的症状是可以从脚上看出来的。
1、脚趾
一般而言,脚趾长而大,足部宽厚实大者主寿,脚趾瘦而短,足部狭窄薄小者主夭。由于小趾为足少阴肾经的起源,因此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
2、趾甲
健康人的趾甲:白色的半月形占趾甲长度的1/5,颜色粉红,如樱花瓣。
①指甲颜色苍白,缺乏血色,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变白,则常见失血、休克等急症。
②如果趾甲有纵行条纹,则表示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身体机能低下。
③拇趾的趾甲向上翘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劳,或有近视、散光。
④如果5个趾甲都翘起,那可能是承受着相当的精神压力。
3、脚掌纹
如果纹路非常明显,可能精神较为忧郁。拇趾腹侧皮肤有网状粗纹,且有针孔状损害的女性,可能会有性腺内分泌失调的各种症状,如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
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
1、脚部频繁痉挛
脚突然抽筋,或是肌肉的猛然收缩,可能是由锻炼或脱水引发的短暂情况。有时,在躺着的时候,一块肌肉或周围一片肌肉会突然痉挛,之后会伴随有酸痛。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你应该增加钙、钾和镁的摄入。可以试着弯曲脚,按摩疼痛的部位,也可以用冷毛巾或消毒酒精来使肌肉放松。睡觉之前伸展脚,喝杯热牛奶来补充钙,是很好的习惯。
2、指甲厚重发黄
这是由指甲下面的霉菌感染而引起的。甲癣患者通常毫无知觉,所以会持续好几年都不会发觉。但是这种感染很快会波及到全部的脚趾甲甚至手指甲,导致指甲发出难闻的味道,颜色变深。
糖尿病患者、有循环问题和免疫系统问题的人容易感染该疾病。如果老年人走路有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这个问题,需要你去看专业的治脚医生,经常去医生那里做治疗。
3、脚趾甲有凹痕
大多数的牛皮癣患者的皮肤病表现为指甲有很多小洞,可深可浅。但是有3/4的牛皮癣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和皮肤都会受到影响,通常表现为不光滑的有痘痕的指甲。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及早治疗,还可以恢复。
4、脚趾用力不均
走路时,脚掌、脚趾用力不平均,也有其特定的涵义。例如鞋底拇趾侧会磨得明显变薄,这种人可能易患肝病。小趾侧鞋底磨损较明显者,可能心脏有病。脚后跟鞋底明显磨损者,暗示肾脏有毛病。
5、脚面脚趾无毛
循环不畅通,可能是血管疾病。当动脉硬化使心脏不能把足够的血液输送给脚时,脚上就会寸草不生,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供血不足还会让人感觉不到脚的脉搏,站立的时候,脚可能是鲜红的或微黑的。上升的时候,脚马上会变得苍白。可通过运动和食疗方法改善身体循环。及时治疗,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6、脚掌疼痛顽固
这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升高的血糖浓度会导致脚部神经的破坏,表现为由压力或不小心的摩擦而引起的刮伤、切伤或刺激。糖尿病的其他表现还有经常口渴、尿频、易疲劳、视力模糊、易饥饿或体重减轻。最好马上治疗溃疡,并做个糖尿病的检查。
7、双脚麻木
双脚没有知觉,这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多原因,但是最大原因是糖尿病、滥用酒精、化学疗法。不断升高的血糖破坏脚部神经,让人对脚伤没有太大反应。这种麻木会延伸到手,让你感觉似乎戴着手套似的。如果不及时处理,最终会导致截肢。要看医生,找出原因。虽然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镇痛剂和抗抑郁药来缓解疼痛症状。
8、脚关节疼痛
风湿性关节炎,通常首先会被小关节如脚趾和手指节感受到的一种关节性病变,疼痛的同时通常伴有肿胀和僵硬,而且这种疼痛是对称性的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女性,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患者需要做过全面检查来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药物和疗法可以治愈关节炎。
9、脚部寒冷冰凉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女性的核心身体温度会比男性低,所以即使她们很健康,对寒冷也会很敏感。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寒腿的现象,那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因为甲状腺会调节身体温度和新陈代谢。循环不畅和贫血也会导致寒脚。脚冷的同时还会感到疲劳、抑郁、皮肤干燥。绝缘的天然材料保暖最管用。如果你有除了寒脚之外的健康问题,建议你去看医生。
10、脚趾稍微下陷
脚指甲轻微下陷,有勺子形状的压痕,这是贫血的表现。因为没有足够的血红蛋白引起的。内部出血(如溃疡)或严重的月经不正常也可以引发贫血。如果体内缺铁,脚指甲就会显得苍白、易折断,出现不规则的凹形或勺子状的压痕。脚总是感到寒冷、疲劳是贫血的首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站立时呼吸短促、头晕或头痛。可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可以诊断贫血。补铁时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C,加速铁元素吸收。
11、大脚趾突然增大
可能是痛风,这是关节炎的一种,通常由过多尿酸引起。尿酸通常存在于体温较低的身体部位,而全身体最凉快的地方莫过于离心脏最远的大脚趾。40到50岁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更易患有痛风。向医生咨询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
12、脚后跟不能抬起
足下垂预示着神经或肌肉被损坏,常伴随麻木和疼痛,并会扩散到后小腿或脊背下部,一直延续到背部、肩膀或颈部。某些用于化学疗法的药物也会导致走路或站立的时候脚的前部抬不起。同时也会伴随着疼痛和僵硬。有时候这种疼痛会发生在后小腿或脊背下部分。要看医生,足下垂可以治愈也可以成为永久性的疾病,这取决于其原因和治疗方式。
13、脚趾呈现三种色
在寒冷的天气里,雷诺病会引起四肢先呈现白色,然后变成绿色,在变成自然色之前会变成红色。可能由于这些部位出现了血管痉挛。雷诺病还会引起手指、鼻子、嘴唇和耳垂的变色。女性和经常在寒冷气候生活的人易患雷诺病。向医生咨询,询问可以拓宽血管的药物。
14、脚趾尖向上肿起
杵状指(包括手指)是肺疾病的惯常表现,包括肺纤维化和肺癌。心脏疾病和胃肠疾病也和此有关。要根据内部起因采取治疗,所以一定要看医生。
15、脚部疼痛难走路
未确诊的应力性骨折是脚部疼痛的普遍原因,经常表现为脚的侧面疼痛或脚掌疼痛。这通常是由骨质减少、营养不良,包括维生素d缺失、不易吸收钙或厌食症。有任何疼痛都要看脚病医生。
16、皮肤干燥易脱落
虽然你脸上或手上的皮肤经常会干燥,但是千万不要忽视脚上的皮肤干燥。因为真菌感染通常是由干燥发痒的皮肤开始的,之后会发展为炎症和水泡。当有水泡的时候,感染就会扩大。如果不是很严重,经常清洗脚,然后让其彻底干燥,可以在鞋子里和袜子里使用脚粉。如果2周后还没有起色或感染更严重,可以向医生求助寻求抗真菌药物。
17、脚疼得迈不开步
一般为应力性骨折,表现为脚侧或脚掌疼痛,通常由骨质流失、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钙引起。
18、脚后跟刺痛
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老穿高跟鞋、常在坚硬的地面走都容易诱发此病,最好换双舒适的平底鞋。
(来源:健康时报云南白癜风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hl/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