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我俗话说,痰生百病食生灾。治痰先辨证;痰分为有形之痰(能咳吐出的痰)和无形之痰(咳不出的痰)。其中有形之痰又分为热痰(黄稠粘痰)、寒痰(白稀痰)、湿痰(寒热之间的灰白痰)。1、热痰初期可用葛根三仁汤;葛根20克生意仁20克苦杏仁9克冬瓜仁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饭后一小时后两次服。(薏仁先浸泡30分钟-一小时)2、热痰后期可用加味二陈汤;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15克甘草5克栝蒌皮15克贝母10克。水煎服。3、热痰食疗方;海蜇30克鲜荸荠50克煮一小时吃食喝汤。可用白萝卜代替荸荠。4、寒痰方;生姜5片橘红6克(小儿减半)水煎20分钟后当茶饮。5、湿痰;生薏仁10克陈皮10克每日一剂煎水当茶饮。(薏仁先浸泡再煎)6、湿痰引起的代谢综合证;(类似三高证)土茯苓30克玉米须20克荷叶10克生山楂15克葛根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7、无形痰,主要体内有积聚肿块或心脏病等。其主要表现是起床或卧床的瞬间头晕,治须化痰药;藿香10克苏梗12克清半夏9克厚朴花12克苦杏仁9克生薏仁10克白蔻仁6克上药先浸泡30分钟,再用大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10分钟。每日一剂分两次服。丰隆穴是治痰要穴,但实践证明不如天突穴力雄效佳。但天突穴没有两下子不能轻易扎,所以我没有扎过。凡是诸如此类向晴明穴等我都是避开或以指真代替。即用手指间贴胸骨内点按3-5分钟。点按,有渗透治里之功,柔,有解表散痛之效,(但物极必反量变必质变,当你过量的柔,同样也会有治本之功)。
自测你有没有脂肪肝风险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儿童脂肪肝的报道也越来越多。脂肪肝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若不及时干预,还会进一步发展至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并发肝功能衰竭、肝癌。同时,脂肪肝还与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脂肪肝的方法是超声。尽管该检查具有无创、价格低廉等优势,医院方能进行。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已经患有脂肪肝,却常常因工作忙等原因,医院就诊,无法获得早期诊断,从而错失了最佳干预机会。那么,有没有更简便、有效的方法能预测一个人患脂肪肝的风险呢?答案是肯定的。
“体质指数”预测:有效,但有例外 脂肪肝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肥胖、高脂血症及Ⅱ型糖尿病。其中,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最密切。目前常用的诊断肥胖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BMI23为正常,23≤BMI25为超重,BMI≥25为肥胖。然而,“BMI”有时并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肥胖情况,尤其是四肢消瘦、肚子大的腹型肥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BMI高(大胖子)的人没有脂肪肝,BMI不高(不胖)的人却有脂肪肝,这是为什么呢?若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BMI高却没有脂肪肝的大胖子虽然体重很重,但脂肪主要沉积在四肢,肚子相对较小;而BMI不高、看似不胖却患有脂肪肝的人,虽然四肢消瘦,但往往有“将军肚”。
“腰臀比”预测:最有价值 研究发现,与皮下脂肪含量增加的外周性肥胖相比,腹型肥胖能更准确地反映脂肪肝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体重正常的腹型肥胖者也具有较高的脂肪肝患病风险。也就是说,要预测脂肪肝,“腹型肥胖”比“肥胖”更有价值。
目前,用于诊断腹型肥胖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腰围,另一个是腰臀比。对亚洲人而言,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可以诊断为腹型肥胖。腰臀比是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腰围大,说明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臀围大,多提示下身肌肉发达。腰臀比越小,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越小;腰臀比越大,脂肪肝的患病风险越大。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可诊断为腹型肥胖。由于腰围受身高的影响比较大,而“腰臀比”不受身高干扰,能更精确地反映腹型肥胖的程度,对脂肪肝的预测价值也更大。
“腰臀比”超标:应及时就诊 腰围和臀围的测量均比较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仅需一根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软尺即可自行测量。测量腰围时,取直立位,双脚分开25~30厘米,将软尺放在肋骨下缘与骨盆上缘连线的中点处,水平绕腹部1周。尺要紧贴皮肤,但不能压迫皮肤,于正常呼气时测量,精确到0.1厘米。测量臀围时,取立正姿势,双腿并拢,将软尺沿臀部最宽处水平绕一周,读取臀围值,精确到0.1厘米。最后,将测得的腰围(厘米)除以臀围(厘米),就是腰臀比。若腰臀比超标(男性腰臀比≥0.9,女性腰臀比≥0.8),常提示具有较高的脂肪肝患病风险,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采取干预措施。为何晚上9点泡脚最护肾?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泡完脚后,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泡脚后,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隔数分钟即入睡,补肾效果更佳。泡脚泡多长时间最好?专家说,泡脚时,水温不能太热,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由于金属易冷,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其中可放一些有利于活血的丹参、当归;或放些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菊花,以起到降火清热的作用。中药泡脚的神奇效果1.生姜-祛寒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现代医学认为生姜能够刺激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需要注意的是,用生姜泡脚并不是将生姜放入热水中泡一会儿,而是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上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最好边泡边搓双脚。生姜中的药用成分有许多是小分子物质,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半块姜的用量是对于一般家庭用来泡脚的盆装上半盆水的量而言。如果泡脚用的水量较多,或是怕冷的症状比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一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桂皮-消肿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他们泡脚,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如果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这种水肿可以选用前面提到的生姜煮水来泡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辅助减轻水肿的目的。3.艾草-温肺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用艾草泡脚期间应当注意,同时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而且用艾草泡脚每周2-3次即可,不宜过于频繁。因为用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痛,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4.红花-防冻疮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每到冬天,有人的手脚经常会发生皴裂和破皮,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又需要很长时间恢复。选择用红花来泡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如果血液循环不好,平时手脚容易发麻,或者下肢出现淤血,就可以用这两种药材一起泡脚。泡脚后,不仅能够使血液循环问题得到改善,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在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还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安全泡脚有禁忌第一,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第二,饭后1小时内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体内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饭后1小时再泡脚。第三,中药泡脚最好用木盆。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第四,儿童不宜用过热的水长时间泡脚。因为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因此要从小注意保护。如果常用热水给小儿洗脚,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容易形成扁平足。第五,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泡脚的三个小偏方:偏方一、姜汁泡脚,散寒,治疗手脚冰凉“姜汁泡脚,就是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小江介绍说。杨明表示,姜味辛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用生姜水泡脚,并没有什么坏处,但是如果说通过姜汁泡脚就能治疗某种疾病,是没有依据的。偏方二、醋泡脚,改善睡眠障碍“在温水中加入几匙白醋,就是醋泡了,用醋泡脚,可以滋润皮肤,还可消除疲劳,治疗睡眠障碍。”小江说。杨明解释说,醋酸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帮助休息,恢复体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食醋对健康有所助益,但是用醋泡脚能改善睡眠的说法是民间经验之谈,医学上并没有此说法。偏方三、盐水泡脚,杀菌、治脚气盐水泡脚有六大好处:一、盐水泡脚可以治脚气盐水泡脚治脚气,这是因为食盐有很好的杀毒除菌功效,而把食盐放入热水中,利用水中热力,那么皮肤可以更好的吸收盐水的杀毒除菌成分,就可以实现盐水泡脚治疗脚气的功效。二、盐水泡脚可以清洁脚部因为食盐的杀毒除菌功效使得盐水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用盐水泡脚就可以清洁脚部。三、盐水泡脚可以去角质因为食盐有去角质的作用,所以把食盐放入热水中进行泡脚,就可以利用热水中的热力增强去角质的作用。四、盐水泡脚可以补肾、抗衰老因为我们人体脚部离心脏是最远的,所以血液供应非常少,而式样盐水泡脚,就可以让盐水的有效成分进入肾和心脏,并且促进血液循环,已达到补肾、抗衰老的好处。五、盐水泡脚可以治感冒盐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去除足部的寒气,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感冒的作用。六、盐水泡脚可以助眠抗衰经常用盐水洗脚,再配以按摩涌泉等穴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眠抗衰之效,还能治疗感冒,甚至可以增强记忆力,使头脑感到轻松。盐水洗脚的方法:一般在半盆热水中加半调羹盐,水温可稍高一些。但脚部如有伤口,盐水洗脚应暂缓进行。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治愈白癜风偏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hl/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