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间质性改变和间质性肺疾病混为一谈
随着高分辨率CT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多患者常规肺部CT检查或者健康体检时CT报告显示两肺有间质改变,误认为肺间质改变就一定是间质性肺病,甚至盲目应用激素治疗。实际上,间质性改变并不等同于间质性肺疾病。很多情况下无症状或肺功能损害患者,即使有肺间质改变如肺纹理增粗紊乱、少许磨玻璃影或条索影等,都不需要立即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肺部病灶有无变化即可。另外,CT扫描过程中有些影响因素也可能导致肺部出现“间质改变”。由于做CT一般采用平躺的体位,会有血液的坠积效应,使得血液向肺底部近胸膜的地方坠积,扫描的图像上肺底部近胸膜的区域看起来像是有磨玻璃影。如果患者采取俯卧位再做一次CT扫描,病变可能会消失。还有的患者在做ct的时候吸气力度不够,没有屏气,也会到导致CT上出现肺间质改变。
四、治疗方面
1、盲目拒绝糖皮质激素治疗
很多患者缺乏对糖皮质激素的了解,过于恐惧激素的不良反应,一听说要长期应用激素,就觉得所有可能出现的激素不良反应一定都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更有甚者,把治疗治疗间质性肺病用的糖皮质激素和竞技体育非法使用的兴奋剂混为一谈。因此从心理上排斥激素,寄希望于所谓的偏方或汤药。实际上,虽然有部分类型间质性肺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激素无效,绝大多数类型的间质性肺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都有反应,激素仍是目前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主要手段。而且激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可以通过减量或者对症处理来控制。因此,如果没有明显不适宜用激素的情况,如血糖控制不佳、年龄偏大、合并严重消化道溃疡等,应对激素治疗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如果本可通过激素治疗可以吸收的肺部病变,错过治疗时机的情况下会不断进展为不可逆的纤维化。那么病情发展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会远超过激素的副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任何一项治疗措施的时候,都需要权衡利弊。不能盲目拒绝。
2、对间质性肺病不加区分均使用激素治疗
在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后,应进一步积极寻找基础病因,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可以根据影像学特点和其他的临床信息大体预测激素是否有效,必要时可行肺活检进一步分类。临床上常见到在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后,不管肺部病变表现如何,不加区分给予激素治疗。实际上,部分类型间质性肺疾病对激素治疗无反应,不恰当应用激素只会增加感染等不良反应风险,比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纤维化病变如肺部网格影和蜂窝状为主,激素治疗无效,抗纤维化药物比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可延缓病情发展。肺泡蛋白沉积症同样激素无效,而全肺盥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让患者长期生存。
3.激素治疗疗程用法不规范
间质性肺病的激素治疗多需长期用药,在整个疗程中需要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胸部CT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逐渐将激素减量,然后较小剂量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一般总的疗程1-2年左右。临床上很多患者没有做到规律随诊,甚至自行随意调整激素用量,导致病情复发或进展。部分患者每次复诊就诊不同的医生,由于医生缺乏对该患者病情长期观察,不能及时把握调整剂量的时机,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而另有部分医生也是过于担心激素不良反应可能导致的医疗纠纷风险,制定的激素减量方案过快、疗程过短,笔者临床上经常见到每两周甚至更短时间就减量一次的方案,导致病情复发者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对于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尽量避免上述误区,需要在有经验的间质性肺病专家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更好控制病情或延缓疾病的发展。
陈碧博士长期从事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现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工作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间质病学组委员,曾在国内外知名间质性肺疾病中心研修,参与制定肺间质病相关的中国专家共识,在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jc/220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