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指南解读
Interpretationoftheeditionguidelinefor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treatment
范碧君,蒋捍东*
(上海交通大医院呼吸科,上海)
FANBi-jun,JIANGHan-dong*
(DepartmentofRespiration,RenjiHospital,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China)
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随着新IPF治疗研究证据的不断涌现,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日本呼吸学会/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TS/ERS/JRS/ALAT)联合颁布了最新的IPF治疗指南,对原有治疗方案进行了再评估,并提出了新药治疗建议。本指南解读,旨在分享IPF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指导临床诊疗。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指南;药物Abstract: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isthediseasewithunknownetiologyandchronicfibroticinterstitial.ForIPFtreatment,theATS/ERS/JRS/ALATpublishedthelatestguidelinein,whichreevaluatedtheoriginaltreatmentsandsuggestednewdrugtreatment.Thisreviewisaninterpretationofthenewestguideline,aimingtosharethelatestachievementsofIPFtreatment.Keywords: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guideline;drug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其影像学和(或)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年美国胸科学会(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发表了首个IPF指南。年ATS/ERS/日本呼吸学会(JRS)/拉丁美洲胸科协会(ALAT)共同制定了以循证为依据的IPF诊治指南。随着越来越多新的IPF治疗研究证据的涌现,年ATS/ERS/JRS/ALAT联合颁布了最新的IPF治疗指南[1],对原有的治疗进行了再评估,并提出了对新药治疗的建议。新指南把治疗IPF的药物分为三级:①强烈不推荐使用药物;②有条件不推荐使用药物;③有条件推荐使用药物。近年临床研究显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以及抗酸药物等可改善肺功能的下降,延缓疾病发展,对死亡率也有一定影响,得到指南推荐。由于缺乏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对于IPF患者肺移植治疗及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此次指南更新未提出建议;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肺康复治疗、氧疗、机械通气治疗等其他治疗,目前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按推荐分级对上述药物的使用进行解读,旨在学习并分享关于IPF治疗的最新进展,以指导临床诊疗。
1有条件推荐使用药物
1.1吡非尼酮
吡非尼酮为口服抗纤维化药物,可调节成纤维与致炎症因子的级联反应,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2]。它可减少IPF患者用力肺活量(FVC)
的下降幅度,延缓疾病的进展,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在一定程度上降低IPF患者死亡率。
1.2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延缓IPF患者肺功能的恶化,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并在某种程度上可减少IPF急性加重的发生,但对死亡率没有影响。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尼达尼布对IPF患者的疗效。汇总分析显示,尼达尼布治疗组死亡的RR为0.70(95%CI为0.47~1.03),急性加重风险比为0.47(95%CI为0.17~1.29)。尼达尼布治疗组FVC下降超过10%的患者比例更少(RR为1.15;95%CI为1.06~1.25)。INPULSIS-1和-2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前期研究结果[5],应用尼达尼布治疗1年患者FVC年下降幅度可减少50%以上。因此指南推荐使用尼达尼布治疗IPF,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尼达尼布更适于治疗轻至中度IPF患者,对于重度IPF的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评价。
1.3抗酸药物
约90%以上IPF患者伴有胃食管反流(GER),GER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这可引起或加重IPF。抗酸剂治疗减少误吸引起的肺损伤。一项回顾性纵向队列研究探讨了规律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和H2受体阻断剂(H2RA)在降低IPF患者病情进展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接受抗酸治疗的患者生存受益(HR为0.47;95%CI为0.24~0.93),其中86例使用PPI,12例使用H2RA。另一项聚合分析汇总了3项随机对照研究,例患者接受PPI或H2RA治疗(91%PPI,9%H2RA),例患者未使用抗酸治疗或其他研究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接受抗酸治疗患者FVC的下降幅度更小(平均为0.07L;95%CI为0~0.14;P=0.05)[6-7]。与对照组相比,抗酸治疗组未发生急性加重,两组全因死亡率或住院率无明显差异。
2有条件不推荐使用药物
2.1N-乙酰半胱氨酸(NAC)
NAC为抗氧化剂,可改善肺功能,已用于IPF治疗。但近来3项随机对照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单用NAC对IPF患者死亡率(RR为1.97;95%CI为0.50~7.71)、FVC的改变、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影响。故不建议使用NAC单一治疗IPF患者[8-10]。
2.2西地那非
西地那非为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两项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西地那非不降低患者死亡率(RR为0.51;95%CI为0.12~2.72)或急性加重(RR为0.34;95%CI为0.04~3.22)[14-15]。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西地那非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西地那非对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Borg呼吸困难评分、氧饱和度或6分钟步行距离无明显改善作用。
2.3波生坦或马西替坦
波生坦或马西替坦为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3项研究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双重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的IPF患者总死亡率未见显著降低(RR
为1.13;95%CI为0.57~2.27)。死亡和疾病进展的综合情况似乎有所改善(RR为0.85;95%CI为0.71~1.00)[16-18]。FVC改变量、不良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故不建议使用波生坦或马西替坦治疗IPF。
3强烈不推荐使用药物
抗凝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安倍生坦、泼尼松+硫唑嘌呤+NAC联合治疗,由于缺乏疗效,不良反应较多,且部分可增加死亡率,故强烈不推荐使用以上药物治疗。
4总结
版指南虽没有强推荐的药物治疗,但提出了有条件的推荐使用某些药物治疗,如吡非尼酮、尼达尼布以及抗酸治疗。目前临床证据显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对IPF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多见。临床上优先考虑使用哪种药物目前尚缺乏依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临床应根据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指南提出的有条件推荐使用药物,应仔细权衡利弊。
作者简介:范碧君,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擅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
通信作者:蒋捍东,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弥漫性肺病、肺炎、肺癌的诊疗。
※以上为文章节选部分※
世界临床药物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