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70-80%的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在胸部肿瘤中同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患者认为放疗后就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放射性肺炎,一旦发生就无法挽回甚至会危及生命,由于这种误解,很多患者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从而影响治疗疗效。

特邀嘉宾:屈艳丽副主任医师

医院胸部放疗病区

放射性肺炎是如何发生的

放射性肺炎发病原因明确,是由于肺组织接受了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所引起;通常是由于胸部肿瘤如肺癌、食管癌、淋巴瘤、胸腺瘤以及乳腺癌等接受放射治疗时一定体积的正常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后产生的放射性肺损伤,通常在放疗后的1-3个月为急性放射性肺炎,3个月以上为晚期放射性肺炎,以肺纤维化为主。

除了剂量体积因素以外,受照射的部位、患者的年龄、既往肺功能情况、应用相应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都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传统的观点认为当电离辐射发生后导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直接损伤从而引起相应的炎性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与损伤后产生的炎症介质所介导的急性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放射性肺炎会致死吗?

胸部肿瘤病人接受放疗后70%以上的病人会发生轻度的放射性肺损伤,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约10-20%的病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其症状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发热、气短、呼吸困难等等,经过系统治疗多数放射性肺炎是可以逆转的,仅有1-3%的病人由于多种因素会发生的严重的放射性肺炎危及生命。

关于放射性肺炎的治疗

(1)糖皮质激素:足剂量,足疗程,逐渐减量。

(2)吸氧,祛痰,支气管扩张剂应用。

(3)抗生素:单纯性放射性肺炎不主张应用抗生素,合并感染时应用,5-7天即可。

(4)清热解毒的中药促进炎症吸收。

(5)严重肺炎需呼吸机辅助通气。

总之,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放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如果发生,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后均可恢复。

在放疗过程中,除了医生掌控的放射剂量及体积因素之外,患者们做到戒烟,避免感冒,预防肺部感染,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多进食水果、绿叶蔬菜等,满足维生素的摄取都是预防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有效手段。

屈艳丽

博士,硕士生导师,就职于医院胸部放疗病区,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以肺癌为主的胸部肿瘤和以鼻咽癌为主的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娴熟掌握国内、外最新放射治疗技术,如TOMO放疗,图像引导下放疗(IGRT)、调强适形放疗(IMRT),MIM图像及剂量融合技术,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同步化疗(CRT)等。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

转自:辽宁微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2203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