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因被照体自身因素而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差越大,造成的照片对比度就越明显
B、组织密度差越大,造成的照片对比度就越明显
C、原子序数、密度相同,对比度受厚度支配
D、被照体组织的形状与对比度相关
E、具有生命力的肺有很好的对比度
答案:D
2、与散射线含有率无关的因素是
A、管电压
B、被照体
C、胶片
D、照射野
E、滤线栅
答案:C
3、数字摄影一般灰阶的位数是
A、16
B、14
C、12
D、10
E、8
答案:B
4、增加窗口滤过板的厚度,对X线质产生的影响是
A、变软
B、变硬
C、能谱变宽
D、量增大
E、无变化
答案:B
5、CR系统中记录X线影像的是
A、IP
B、胶片
C、显示器
D、增感屏
E、平板探测器
答案:A
6、影响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是
A、照射野大小
B、中心线偏离
C、照射物体的面积
D、焦点大小
E、物-片距离的大小
答案:E
7、如果把被照体作为信息源,X线作为信息载体,X线诊断的过程就是一个
A、信息传递与转换的过程
B、能量传递与释放的过程
C、信息还原的过程
D、X线信息检测的过程
E、信息转换与释放的过程
答案:A
8、国际放射学界公认的半影模糊阈值是
A、0.05mm
B、0.2mm
C、0.25mm
D、0.3mm
E、O.5mm
答案:B
9、量子斑点占整个照片斑点的百分比为
A、40%
B、55%
C、62%
D、67%
E、92%
答案:E
10、乳腺X线摄影中通常使用的剂量单位是
A、mSv
B、mGy
C、mrad
D、mR
E、mrem
答案:B
11、有关X线本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X线属于电磁辐射
B、光电效应表现了X线的波动性
C、衍射、反射表现了X线的微粒性
D、X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低于光速
E、X线既具有动质量,又有静止质量
答案:A
12、有关连续X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速电子与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B、与高速电子的能量无关
C、连续X线的质取决于管电流
D、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的原子核作用的结果
E、连续X线放射中高速电子能量没有丢失
答案:D
13、关于X线的康普顿效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也称散射效应
B、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无关
C、与电子数成反比
D、产生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
E、产生的散射线对防护带来困难
答案:B
14、表示滤线栅清除散射线能力的是
A、栅形
B、栅密度
C、远栅焦距离
D、近栅焦距离
E、栅比
答案:E
15、X线信息影像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视网膜上明暗相间的图案,形成视觉影像的过程是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E、第五阶段
答案:D
16、从X线管发出的X线,阴极端的X线强度大于阳极端的现象称为
A、康普顿效应
B、相干散射
C、特征辐射
D、足跟效应
E、电子对效应
答案:D
17、在影像质量的评价中,属于主观评价的是
A、ROC曲线
B、摄影条件
C、特性曲线
D、调制传递函数
E、维纳波谱
答案:A
18、下列措施能减小几何模糊的是
A、应用滤线器
B、屏气曝光
C、短时间曝光
D、使被照体靠近胶片
E、应用增感屏
答案:D
19、不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是
A、X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
B、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
C、物质的线性吸收系数
D、人体组织的密度
E、X线波长
答案:A
20、腹部X线摄影能显示肾轮廓的原因,与下列组织有关的是
A、尿
B、空气
C、血液
D、肌肉
E、脂肪
答案:E
21、下列元件不属于激光打印系统组成的是
A、激光发生器
B、调节器
C、吸盘
D、透镜
E、驱动电机
答案:C
22、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分别是70和30,图像显示的CT值范围是:
A、30~70Hu
B、-5~65Hu
C、15~Hu
D、-30~Hu
E、60~Hu
答案:B
23、窗宽为HU,窗位为50HU的窗口,其包含的CT值范围是:
A、0~HU
B、50~HU
C、-50~HU
D、-~HU
E、50~HU
答案:C
24、四层螺旋CT扫描采用4×2.5mm探测器,准直宽度10mm,则扫描一周的层厚是:
A、40mm
B、20mm
C、10mm
D、5mm
E、2.5mm
答案:E
25、螺旋CT扫描时,螺距0.5,层厚5mm,床速为:
A、2.5mm/s
B、4mm/s
C、5mm/s
D、10mm/s
E、20mm/s
答案:A
26、16cm扫描野,矩阵*时,像素的大小是:
A、0.25mm
B、0.5mm
C、0.75mm
D、1.0mm
E、1.25mm
答案:B
27、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为0.05,则允许的最大放大率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答案:D
28、分辨率为5LP/mm时,其线对宽度为:
A、0.1mm
B、0.2mm
C、0.5mm
D、1.0mm
E、2.0mm
答案:B
29、目前的CT扫描大都采用×矩阵,则一幅图像的像素数为:
A、
B、
C、
D、
E、
答案:B
30、X线传播过程中,距离增加一倍,则射线强度衰减为原来的:
A、1/2
B、1/3
C、1/4
D、1/5
E、1
答案:C
31、螺旋CT的基本结构属于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答案:C
32、矩阵×,显示野为25cm时,像素的大小为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E.0.8mm
答案:D
33、单层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2时,扫描层数据获取采用的扫描架旋转周数为
A.0.5周
B.1周
C.1.5周
D.2周
E.2.5周
答案:A
34、对于骨骼系统及增强血管的三维立体显示,能获得最佳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是
A.多平面重组(MPR)
B.曲面重组(CPR)
C.表面阴影显示法(SSD)
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E.CT仿真内窥镜(CTVE)
答案:C
35、胸部CT扫描时嘱患者双手上举的目的是:
A.患者舒适
B.便于静脉注射
C.减少干扰影
D.防止移动
E.便于呼吸
答案:C
36、关于CT检查X射线束的叙述,错误的是
A.CT的检查属于窄束X射线
B.CT的检查射线能量相对较高
C.CTX线的利用率较常规X线检查高
D.CT的X线滤过后软射线基本被吸收
E.CT机扫描射线都为锥形束
答案:E
37、CT扫描,咽鼓管层面所见颞骨岩部与颅骨矢状线大约呈
A.15°
B.25°
C.30°
D.45°
E.60°
答案:D
38、有关颅内CTA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扫描前4小时禁食
B.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平行
C.扫描范围从鞍底下2cm至鞍底上5cm
D.采用高压注射器动脉导管方式注药
E.注药速率为3.0~3.5ml/s
答案:D
39、有关CT矩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像素以二维方式排列的阵列称矩阵
B.矩阵有采集矩阵和显示矩阵之分
C.相同采样野中矩阵越大像素也越多
D.像素越多,重建图像质量越高
E.应用中要求显示矩阵要小采集矩阵
答案:E
40、螺旋CT扫描和非螺旋CT扫描最大的不同是
A.曝光参数
B.被检者体位
C.模数转换方式
D.数据采集方式
E.图像的后处理
答案:D
41、CT影像诊断中“灌注”的定义是
A.单位体积的含血量
B.某一体积组织内血液的含量
C.单位时间内流经单位体积的血容量
D.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体积组织的血容量
E.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床所需的时间
答案:C
42、适宜做活检穿刺的CT检查方法是
A.定位扫描
B.动态扫描
C.CT透视
D.多期扫描
E.CT血管造影
答案:C
43、鼻咽部横断面CT扫描的体位和基线是
A.俯卧位、听眉线
B.仰卧位、听眦线
C.仰卧位、听鼻线
D.仰卧位、听眉线
E.俯卧位、听鼻线
答案:D
44、门静脉CTA扫描开始时间,为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后
A.5秒
B.10秒
C.18~25秒
D.28~35秒
E.40~50秒
答案:E
45、胆囊水平层面自左至右依次可见
A.肝左内叶、胆囊、肝右前叶、右后下段
B.胆囊、肝左内叶、右后下段、肝右前叶
C.肝左内叶、肝右前叶、胆囊、右后下段
D.肝左内叶、胆囊、右后下段、肝右前叶
E.肝左内叶、右后下段、胆囊、肝右前叶
答案:A
46、CT平扫不能显示的病变是
A.血管壁钙化
B.肾阳性结石
C.夹层动脉瘤
D.支气管扩张
E.肺间质纤维化
答案:C
47、CT定位扫描获得后前正位定位相的患者位置应该是
A.仰卧
B.俯卧
C.斜卧
D.头先进
E.足先进
答案:B
48、采用缩小扫描野的CT扫描方式指
A.薄层扫描
B.放大扫描
C.多期扫描
D.重叠扫描
E.增强扫描
答案:B
49、以下病变中,常规需行CT薄层扫描的是
A.肺间质病变
B.肝占位病变
C.主动脉疾患
D.肥厚性心肌病
E.缩窄性心包炎
答案:A
50、颞骨岩部病变,常采用的CT扫描方式是
A.增强扫描
B.动态扫描
C.多期扫描
D.目标扫描
E.高分辨率扫描
答案:E
前文链接
X线部分
S.1X线摄影质量控制
S.2放射卫生防护
S.3医用激光打印机
S.4医用激光打印胶片
S.5激光热成像
S.6直热式热敏成像
S.7乳腺组成
S.8乳腺相关病史及相关检查
S.9乳腺癌
S.10乳腺X线检查
S.11X线的发现、产生及原理
S.12X线的本质、特性
S.13X线强度、X线质的表示方法
S.14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S.15X线的吸收与衰减
S.16X线照片信息的形成
S.17乳腺Ⅹ线摄影的产生及发展
S.18乳腺Ⅹ线摄影系统的构成
S.19数字乳腺Ⅹ线摄影
S.20乳腺X线摄影体位设计
CT部分
S.21CT的产生及特点
S.22CT的发展—上
S.23CT的发展—下
S.24CT的结构--上
S.25CT的结构--下
S.26CT成像原理——上
S.27CT成像原理--下
S.28螺旋CT
S.29CT成像质量控制
S.30CT成像的伪影、安全
S.31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上
S.32CT质量控制基本内容的测试方法---下
S.33CT血管造影、图像后重建
S.34CT常用成像技术
S.35CT检查前的相关准备
S.36颅脑CT成像技术
S.37头颈部CT成像技术
S.38胸部CT成像技术
S.39冠状动脉CT检查技术
S.40腹部CT成像技术
S.41脊柱及下肢CTA成像技术
CT上岗证试题1
CT上岗证试题2
CT上岗证试题3
CT上岗证试题4
CT上岗证试题5
CT上岗证试题6
CT上岗证试题7
CT上岗证试题8
CT上岗证试题9
CT上岗证试题10
CT上岗证试题11
CT上岗证试题12
CT上岗证试题13
CT上岗证试题14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1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2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3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4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5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6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7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8
CT选择题知识点背诵9
磁共振部分
S.42磁共振成像基础
S.43磁共振成像系统组成
S.43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上
S.44射频脉冲与脉冲序列--下
S.46磁共振成像的伪影
S.47磁共振成像安全
S.49人体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
S.50磁共振对比剂
S.51磁共振血管成像
S.52颅脑MR检查技术
S.52颅脑、垂体MR检查技术
S.53眼眶、耳部、颞颌关节MR成像技术
S.54鼻咽部、口咽部、颅颈部、喉部MR检查技术
S.55心脏、大血管、胸部MRI检查技术
S.56乳腺MR成像技术
S.57脊柱及脊髓MRI检查技术
S.58肝、胆、脾、胰MR成像技术
S.59肾上腺、肾脏MRI检查技术
S.60男女盆腔、前列腺MRI检查技术
S.61四肢关节MRI检查技术
S.62MR胰胆管、尿路成像技术
MR上岗证试题1
MR上岗证试题2
MRI模拟试题——大全
DSA部分
S.63DSA概述
S.64DSA设备的构成
S.67DSA图像传输
S.69DSA临床应用概述
S.70头颈部DSA
S.71心脏与冠状动脉DSA
S.72胸部DSA
S.73腹部血管DSA
S.74四肢血管DSA
本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220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