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揭幕仪式在佛山市云勇林场举行,这标志着云勇林场正式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勇林场是佛山市唯一的市属国有林场,面积约4.5万亩,拥有维管束植物种、野生动物种。经过六十余载锲而不舍的生态建设,云勇林场通过林相改造和扩面提质等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将“苦求生存”的林场转型升级为生态和景观俱佳的森林公园,缔造了“大城青山、大美云勇”的传奇,被打造成为佛山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强的“城市绿肺”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未来,云勇林场将在国家林草局和省林业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建设云勇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契机,高水平做好规划,实施扩面提质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深化改革,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林场知名景点有,云龙瀑布、飞马山水库,以及海拔.7米的鸡笼山主峰。

值得一提的是,云勇林场曾经在年曾经登上了《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这样报道描述林场的历程:

年春,珠江两岸红棉怒放。多名抽调来的干部和职工,聚集到珠三角泗云山区腹地。这些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分为多个组,吃住、劳动在6个远近不等的工区,垦山造林,开启了云勇林场的创业史。

荒山野岭,蛇虫出没。有的职工被黄蜂蜇伤,3天下不来床;还有人被毒蛇咬伤,医院救治,年纪轻轻就长眠在这山里。以防万一,林场成立了民兵排,配发步枪。

当时的艰苦情况可想而知,扑面而来的还有生命危险。

熬过创业期的艰辛,云勇林场迅速发展。尤其是年7月,管理权从广东省下放到佛山市后,云勇林场按市场需求增种松树、果树,开办松香加工厂、饮食店、旅游项目等,二三产业联动,经济效益倍增。年至年,云勇林场总收入万元,被评为“全国百佳国营林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场风云变幻,钢材、水泥、塑料等工业品产量剧增,建筑木材需求量急剧萎缩,价格大幅下跌。靠山吃山的云勇林场效益一落千丈,陷入“断炊”危机。

进入21世纪,国家明确了国有林场生态功能定位,鼓励林场大胆改革转型。这一决策如雾中灯塔,照亮云勇林场航向。年初,云勇林场主动申请,从商业性林场转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21世纪头10年,云勇林场完成了从商用经济林向生态公益林的转型。原先单一的杉树林、松树林,被多种乡土阔叶树种、景观树种所替代,林场成为佛山市的动植物栖息地和生物基因库。

餐风饮露、栉风沐雨,光阴如梭,云勇林场从树种单一的商业性林场,成功转型为占地3万多亩、拥有科多种植物的生态公益型林场。

据广东省林科院监测,云勇林场植物种类达科多种,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5%;森林蓄水量达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年释放氧气吨、吸收二氧化碳.5吨。若算上生态恢复后,减少水土流失与肥料损失、节约清淤与固土费、下游农田增产增收等,间接效益巨大。

可以预见的是,云勇林场不仅可以发挥生态效益,未来更有可能成为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成为亲子自驾游的热门目的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f/220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