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
不纠结
随着高分辨率CT(HR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目前我国查出肺结节患者的数量已经超出一亿,很多人被肺结节折磨得寝食难安,已形成集体焦虑。有效地对肺部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快速明确其良恶性,尽早切除恶性结节,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是肺部结节诊断治疗的关键。
那么我们先了解下什么是肺结节?什么是磨玻璃结节?如何正确对待肺结节?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
01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pulmonarynodule,PN)是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年版的专家共识中提出大小分类: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10mm),肺结节(30mm)。
根据密度不同,我们把肺结节可分为三种:
01
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率7%)
实性肺结节在CT下表现为密度远高于周边肺组织的病灶,但除外肺血管影或淋巴结影。实性结节为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一般良性可能性大,但是如果实性结节有以下特征:呈浅分叶状、周边有段毛刺、胸膜牵拉等,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是否有存在恶性的可能。医院的林培峰主任曾经有过形象的比喻来区分肺结节的分类:
良性结节相当于光滑均匀的水煮蛋
恶性结节相当于毛毛糙糙的煎蛋
02
纯磨玻璃结节(恶性病变率18%)
磨玻璃结节又叫磨玻璃影、毛玻璃结节等,英文简称为GGO或GGN,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或结节,在CT上跟磨砂玻璃一样故命名
纯磨玻璃结节相当于鸡蛋清
03
部分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率63%)
而伴有实性成分的称为部分实性结节,又叫混合磨玻璃结节。按病理性质,磨玻璃结节可以是良性病变如局灶纤维化、炎症、出血等,或者是癌前病如非典型腺癌、原位腺癌,也可以是恶性肿瘤如微浸润腺癌、转移癌等。总的来说,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病变率远大于纯磨玻璃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相当于鸡蛋清里还有蛋黄
02
发现了肺结节,该怎么办?
从目前肺结节研究文献来看,不同人群的肺结节检出率为30%~59%不等,但恶性肺结节的总体占比较小,为0.7%~1.23%不等。由于所有肺结节都存在一定的恶性可能,从而出现误诊、漏诊、错诊,既不可避免,且造成的后果有时也比较严重,仅仅只靠一张CT就做出良恶性的诊断是不可能的。Fleichner指南是较广泛使用的肺部结节管理指南,年Fleichner指南再次更新,对一些结节的随访策略做出调整,最新的指南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查,适用于35-74岁、无肿瘤史、无免疫缺陷的病人。
01
实性结节
02
部分实性结节
03
纯磨玻璃结节
注:鉴于我国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比例高、大气污染及发病年轻化现状,高危人群可定义为年龄≥40岁且有以下因素者:
吸烟≥支/年(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支/年(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
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等接触者);
病史: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既往史: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03
摆正心态,科学面对
面对肺结节不必恐慌
肺结节≠肿瘤,肿瘤≠癌,同理可得,肺结节≠癌。体检查出肺结节,不要太紧张,放松心情,科学认识肺结节,正确面对。退一步讲,即使是微小肺癌灶,我们可以定期复查,如果有增大或是密度实变,及时切除,也是来得及的。
除了定期复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等方法来提高体质。
01
戒烟
吸烟是肺部肿瘤病变的已知危险因素。这里所说的戒烟,除了戒“一手烟”即自己不再吸烟,还包括注意避免“二手烟”“三手烟”的侵害,即远离吸烟人群与及时清理被烟雾污染过的衣物、日用品。长年吸“二手烟”是大量中老年不吸烟女性患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02
避开空气中的污染物
如雾霾天气佩戴口罩,远离建筑施工现场、不接触石棉、焊接材料等危险物质。
03
饮食清淡但配比均衡
在日常饮食中避免炸、烤、熏制的食品,尽量多摄入清淡润肺的食材,同时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自行戒断碳水进行生酮饮食,以免代谢紊乱。
04
适当增加运动量
常进行如散步、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心肺功能与提高呼吸肌力量,从而缓解因肺结节造成的如憋气、呼吸不畅等问题。
05
调整心态
自身不良的心态,尤其是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的情绪,可能诱发多种疾病,所以肺结节的患者,一定做适当的心态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MacmahonH,NaidichDP,GooJM,etal.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IncidentalPulmonaryNodulesDetectedonCTImages:FromtheFleischnerSociety.[J].Radiology,,(1):169
[2]宁晔等.版NCCN肺癌筛查指南解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年2月第27卷第2期.DOI:10./-.201918.
[3]《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1(10):-
若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yy/220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