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文章《石家庄阳康自述:24小时煎熬,48小时痛苦,7天舒适,14天痊愈》中提到,我家婆婆感染新冠病毒后,引起心脏不适,去医院检查了,还没出结果。

这几天,老公带医院,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婆婆受了不少苦。以下是婆婆感染新冠后,新冠引起的并发症就诊情况。

起初,婆婆感染了新冠病毒,大约12月16日不烧了,其他症状也在逐步好转。这时都以为只要慢慢养着,好好休息,几天就恢复了。

可是退烧3、4天之后,婆婆感觉胸闷,透不过气来。开始想卧床休息,可是躺下更严重。原以为只是暂时的,也没太当回事,可是19日这天晚上一夜没能能合眼。婆婆平时是非常能忍的人,一直没说。

到20日下午,实在坚持不了了,才告诉老公,医院。

当时去的是医院范西路院区,首先看的是心脏科室,医生安排做了心电图,又验血排查心肌炎,结果出来都没事。接着做了一个肺部CT,当天出不了结果。心脏科的医生建议再去呼吸科看看。

呼吸科的医生没让做检查,就问诊了一下大致情况,医生告诉我们,许多老人都有这个毛病,新冠病毒引起的不适,慢慢养养吧。然后,给开了一些药,就让回家了。

回家已到傍晚,饭后吃了药,直到第二天,即21日,仍旧没有效果,一大早又来到医院范西路院区,肺部CT结果出来了,片子上有零星的白点,局部有一点点的纤维化,但是医生说,这是陈旧性的,不是新冠病毒引起的,不必恐慌,又开了点药,让回家了。

回家已到午饭时间,饭后,还是感觉胸闷,不见任何好转。于是当天下午又去了省二院。

省二院需要提前预约号,老公带着婆婆,由于没有提前约号,只能看急诊。

来到急诊这里排队,进门要先做核酸,于是老公和婆婆每人又做了一个单管核酸,每人16元。医院一个制度吗?还是门诊和急诊的区别?去医院的时候就没要求核酸,只是问了一下是否发烧。

做完核酸之后进省二院急诊区排队。怪不得人家说如果你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医院走走。

这里的场景就像是战争时期的伤病员集中营似的,走道和大厅里挤满了人,幸运的人有一张床,躺在那里输液,再好一点的能坐在椅子上挂着吊瓶,不幸运的只有就地一坐,或者是裹个被子,躺在地上,挂着吊瓶输液。

这些人还是有幸看上病的,只是病房里没位置,只好在大厅和过道里将就。更惨的是还在等待看病的人,有的人实在太痛苦,没地方坐,就用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说不好听的,都不知道是人是尸。

虽说是急诊,可是问了一个看起来不是那么严重的病人,他说他已经等了6个小时。

这里的空气非常污浊,挤在人群中待了一会,婆婆更感觉胸闷。老公和婆婆见实在没有站的地方,婆婆医院看了。

于是离开省二院,又去了市一院建华院区。找了一位心脏科的专家,经过问诊情况,医生建议再做一个心脏CT加强型。做完之后,当天出不来结果,又回家了。

第三天,即22日,去医院看结果,医生说,据他诊断,其他地方没有毛病,做心脏CT是排除冠心病,CT结果的确显示没有冠心病,就是新冠病毒引起的毛病,养一段时间再说。只好又回家了。

21日那天,市一院范西路院区的医生,建议找个地方输液,医院里不方便。医生怕我们找不到地方输液,当天开了一些口服药。老公回去后问了附近的社区,他们说可以输液。婆婆打算先吃药,吃药效果不明显再去输液。

22日这天,从市一院建华院区回来,就没回家,直接去了社区输液,输了一下午,我晚上去看看婆婆,婆婆还说,一点效果也没有,还是胸闷,不能躺下,也不想吃东西。之前给他买的金凤扒鸡也不想吃。

23日这天,又输了一天液,这天又加了一点治疗心脏的药。24日下午我去看婆婆,好像脸色好点了,25医院输液去了。幸好,婆婆自己走路没问题,社区也不算远,公公陪着婆婆走路过去输液。但是说实话,效果还是不是特别明显。也许是我们心急,病程就是需要这么长时间。

真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所以,家有老人的,一定要特别注意,特别是有基础病的人。老人尽量减少社交活动,能不感染就不感染,子女送去的东西,注意做好消毒处理。

如果不幸感染了,一定不能单独隔离,并要随时注意病情,一有不适,立刻就医,千万不要扛。

作为家属、子女,医院的入院就诊要求,如核酸情况,挂号情况等以备不时之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zl/220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