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深度参与到肺癌治疗的各个阶段。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治疗都会有副作用,放射性肺炎就是放疗的不良反应。虽然精准放疗等新技术的出现降低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但临床上在接受放疗的肺癌患者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伴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与一些危险因素具有关联性,如大剂量放疗、某些化疗药物、放疗与免疫治疗联用以及既往部分肺切除等。慢阻肺、肺气肿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会导致放射性肺炎风险升高。放射性肺炎多在放疗一两个月后出现,但也有少部分在半年之后才出现。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是放射性肺炎的主要诊断措施。诊断放射性肺炎最好由呼吸科、放射科、放疗科等专科医生通过多学科讨论明确,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诊。
肺癌患者如果确诊存在放射性肺炎,则必须停止放疗,并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其中激素是基本治疗药物。很多肺癌患者听到“激素”这两个字就会闻之色变,害怕其副作用会影响身体功能。其实我们身体本身就有激素分泌,只要应用得当,激素对放射性肺炎患者的好处远远大于其副作用。
放射性肺炎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持续性干咳、无明显诱因心慌、活动后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如果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后出现上述症状,则需警惕放射性肺炎的可能,医院咨询呼吸科等专科大夫。大部分的放射性肺炎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实现治愈,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会有部分放射性肺炎会发展至肺纤维化。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会对呼吸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这也进一步强调了放射性肺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zl/220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