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医院“红围巾关爱行动——患者健康教育大讲堂”首次活动在四病区(呼吸内科)举行,今后将每月开展一次讲座活动,为患者讲述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的防治常识,并进行现场诊治、答疑。
在首次讲堂上,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王美为30余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状,如何预防及治疗,并用真实病例详细分析,提醒患者规范治疗的重要性。王美护士长的讲课通俗易懂,使在场没有多少文化的大爷大妈都能听懂,并表示要改变过去错误的观念,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
通过活动,使患者对肺功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自身疾病也有了更好的认识,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
据了解,“红围巾关爱行动”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医院协会主办、国家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业指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疾病规范管理项目”(简称“红围巾关爱行动”)。该项目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多服务。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通过科普知识讲座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慢阻肺和哮喘患者逐渐树立和强化长期规范诊疗的观念,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努力减轻患者、家庭、医院和社会的疾病负担。
什么是慢阻肺?
提起慢肺阻,即慢性阻塞性肺病,可能很多普通老百姓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但是,如果我们说起“老慢支”,肯定有不少人都有所了解。
其实,老慢支和慢肺阻可以说是一回事,如果从医学上来定义,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简单来讲,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的细小支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能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
慢阻肺常见吗?
看看您周围的人群,有没有人经常咳嗽咳痰,一活动就容易气短?不少,对吧,您的感觉没有错,这些人中很多都可能是慢肺阻的患者。
年终南山院士领导的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慢肺阻的患病率约8.2%,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总共约有万患者,其中,男性的患病率为12.4%,女性为5.1%,究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男性吸烟比例更高有关。
但是,您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没见过太多知道自己得了慢肺阻的人,这其实与慢肺阻经常被误诊或漏诊有关,有些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症状,也有些早期慢肺阻患者仅仅只有咳嗽,这医院就诊,更不用说进行一系列检测来确诊慢肺阻了。
美国的几项研究显示:慢阻肺的正确诊断率仅有14%-46%,意味着至少一半患者被误诊或漏诊,所以,实际的慢阻肺患者可能更多。
慢阻肺患者的常见误区
慢阻肺患者的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认为,既然这是一种“慢”的病,那么危险就不大,我们可以慢慢来,不用对其太过担心。
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才导致很多慢阻肺患者长期不重视自己的疾病,直到病情进展,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更多痛苦。
其实,“慢”字不是指疾病危险性小,程度轻,而是指长期存在的。
事实上,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同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4大慢病。早在年,国家卫生部报告中就指出,我国每年由于肿瘤和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各万,而慢阻肺紧跟其后,高达万,位列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并且,慢阻肺不仅会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还会对整个家庭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慢阻肺的症状
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也有些患者仅仅有咳嗽和咳痰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很多患者会觉得呼吸困难,并且出现喘息,胸闷以及一些和呼吸无关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抑郁等。
其中,呼吸困难,即感觉“气短”是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症状之一。
有些患者可能并未出现症状或并不了解什么是气短,那么我们首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体验一下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时的感觉。
首先,请大家正常呼吸几次
2.然后,请大家在吐气的时候吐到一半就停止吐气,然后开始吸气
3.以后吐气都吐到一半就吸气
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日常活动,这就是慢肺阻患者呼吸困难时的感觉。
想了解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自我检测一下
如果您自测出的分级大于等于2级,即代表您的症状已经较为严重了,您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制定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慢阻肺自我评估
表格中共列出8种可能的症状,如果您完全没有这些症状,则为0分,5分则表示症状十分严重,如果整个表格您的总得分大于等于10分,也说明您的症状已经较为严重了。
慢阻肺的合并症
慢阻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分别是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中心血管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为18.5%,慢阻肺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是无心血管疾病合并症患者的3-4倍;
?糖尿病:慢阻肺合并糖尿病的比例为1.6%-16%,合并糖尿病的慢阻肺患者预后较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差,往往可导致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上升;
?骨质疏松:慢阻肺病情越严重,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高。骨质疏松对慢阻肺患者的病死率和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同时还能引发脊柱后凸和骨折,从而间接地对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焦虑和抑郁:慢阻肺患者合并焦虑的发生率在10%-16%,另有研究表明,抑郁可能是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和入院治疗的一项危险因素;
?肺癌:慢阻肺患者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可达2-5倍,有研究显示肺部慢性炎症可能促进肺癌的发生。
慢阻肺的发展
慢性咳嗽咳痰和活动气短是慢阻肺典型表现,随病情逐渐加重,严重时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但慢阻肺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易被忽略,出现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明显受损。因此,对于长期吸烟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戒烟并进行适当治疗。
随着肺功能损害的逐渐加重,慢阻肺患者常出现慢性呼吸衰竭,并进一步引起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表现为口唇紫绀、间断下肢水肿等。
哪些因素容易诱发慢阻肺?
1.吸烟
慢阻肺患者中80%-90%是由于吸烟引起的。我国的一项研究资料显示,吸烟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2%,显著高于不吸烟人群的5.2%。规则吸烟的年龄越早,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
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呼吸道症状和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每年肺功能(FEV1)下降速率快,且已患慢阻肺的患者死亡率更高。
2.室内外的空气污染
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燃烧生物性燃料进行取暖或烹饪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是导致慢阻肺的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女性。
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急性发作也会显著增多,此外,PM2.5和PM10也可能与慢阻肺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3.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从事采矿、采石、铸造、油漆、化工等职业的人患慢阻肺的危险性增大,而且接触这些粉尘、化学物质时间越长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越高、患慢阻肺的危险性越大。
4.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发作的主要诱发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加速肺功能的下降,加速慢阻肺的疾病进程。
那么,如果我已经得了慢阻肺,那么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应该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医院进行系统的全面检查,了解自己的病情;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慢阻肺是无法被彻底治愈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并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
认识前面所讲的那些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
其次,我们应该进行正确的治疗
因为慢阻肺是无法彻底治愈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一些控制病情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生活质量。
慢阻肺的治疗目标
慢阻肺的病程可分为:
(1)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症状超过日常变异范围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过程中,患者常有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伴有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
(2)稳定期:患者的咳嗽、咳痰和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轻微,病情基本恢复到急性加重前的状态。
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目标:(1)减轻当前症状: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和改善健康状况;(2)降低未来风险:包括防止疾病进展、防止和治疗急性加重及减少病死率。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目标为最小化本次急性加重的影响,预防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
“为什么郑大爷一开始就住在重症病房,从7月9日入院到9月初,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病情恶化如此之快?”
可能是牵挂家里的孩子,比较急躁,多次表示不想戴呼吸器。郑大爷由于生活节俭,身体缺乏营养,再加上延误病情,入院初期一直拒绝戴呼吸机,导致机体缺氧,引发身体多脏器损伤,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慢阻肺是痼疾,此前郑大爷在稳定期没有规范治疗,多年来一直服用偏方,偏方里面药物成分不明确,含有大剂量激素。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引起肺部感染、心脏衰竭等综合类病征,也使郑大爷在入院时口腔长满了溃疡。嘴部不舒服也是郑大爷不愿意戴呼吸机的原因之一。
对于慢阻肺患者,激素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科学规范的用,稳定期一般主张使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这样的服用形式对全身脏器的损害最轻微,不主张口服激素。即使在急性发作时不得已口服激素,使用时间也不宜超过两周。
慢阻肺的病名中有一个“慢”字,所以常人总认为,慢慢来,不要紧,怎么会让我们突然丧命呢?其实不然,慢阻肺高致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患者的病情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很多病人治疗在急性发作抢救治疗后中断,稳定期以为不发作就没事了,而不了解每次急性加重发作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死亡率增加。
这位患者由于不重视,导致多年误诊,以致于发展成呼吸衰竭和肺心病。
因此,医生建议应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的复合制剂。
张大爷帮大家问出了大家普遍的疑问,我现在好了还需要吃药吗?
吴医生帮我们分析了为什么,好的时候还需要吃药。很显然,吃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住院,对身体更好,而且算起来更经济,所以必须坚持在日常没有发作,也就是稳定期就坚持规律用药。
至于吸入装置,大家可能都嫌麻烦,但是为什么不做成口服药,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看医生的分析:吸入剂更有效、副作用更小。虽然麻烦点,但是比起住院,这个麻烦就不算什么了。
抗生素的应用也是大家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到底要不要用?
很显然,不需要一直使用,除非有症状证明确实是细菌感染,比如咳黄脓痰。但具体应用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建议,不能擅自用药。
除了注意生活方式之外,慢阻肺患者还是可以继续锻炼的,很多人因为害怕活动了之后会不透气,不敢动。其实,循序渐进地适当运动,对于改善健康状况是很有效的。这里也介绍了锻炼的方法。
至于吸烟,吸烟对慢阻肺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人就是因为吸烟才导致慢阻肺的,所以戒烟肯定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慢阻肺患者每急性发作一次,都将导致患者10%左右的肺功能丧失,每次急性加重发作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叠加”损害,导致健康状况恶化、死亡率增加;
?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治疗能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一年的药物花费约为~元,而慢阻肺患者一次急性加重的住院费用大概要元以上;
?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可预防或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如果患者一年发作一次的话,还能通过医疗手段控制,但如果一年急性发作两至三次的话,患者基本就出不了院了。
?对于慢阻肺患者,激素不是不能用而是要科学规范的用,稳定期一般主张使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这样的服用形式对全身脏器的损害最轻微,不主张口服激素。即使在急性发作时不得已口服激素,使用时间也不宜超过两周。肺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在稳定期可以长期应用吸入激素治疗,而急性加重期可以应用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
?只有存在感染时,如出现黄脓痰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否需要用、选择什么药、疗程应多长都必须接受医生指导。
辽宁白癜风医院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正规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zl/4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