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这两周来的一些新情况,写一下看法和解读

一有关新冠肺炎和病毒命名问题

1、新冠肺炎被WHO正式命名为『COVID-19』,这个名称是正式名称,不会更改了。

至于命名的“合理性”,我个人认为至少是没有保持“易识别性”,SARS、MERS,COVID-19,这三个疾病名称看起来怎么都像前两个是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后面一个是马尔扎哈的感觉。

2、COVID-19的病因被锁定为只有一个病原体病毒,这个病毒被ICVT(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暂定名称为『SARS-CoV-2』。这个名称不是最后的正式名称,据说在6月份的会议上会正式命名。

有关这个命名的合理性,从病毒学分类角度看没有任何问题。目前有关病毒的信息已经十分充分,这个病毒和SARS的关系就像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关系。当然,病毒学分类并没有像植物界和动物界那样有一套“严格且约定俗成”的分类标准,但至少这种分类命名方式在学术上没有太大问题。

我国科学家反对这个命名也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强调那些与SARS的不同其实没有什么说服力,至少目前没有说服力,除非今后发现这个肺炎导致的病死率大幅降低至1%以下,那么还可以拿这个往流感上靠,改个名。

比较有说服力的改名理由可能是这个病毒名太长,不方便记忆和书写,所以,石正丽们提出的TARS也可以。

但是(又来但是了),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直接叫SARS2(以下用SARS2代替SARS-CoV-2)也很恰当,除非数字不能采用,只能是字母哥才行。

二有关肺炎传播流行和临床表现

1、主要传播路径

空气传播

2、次要传播路径

气溶胶传播可能性大,但其实这个本质上还是空气传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超级飞沫”就好。粪口途径(吃进去病毒)传播可以忽略。

3、有关接触传播

严格意义上的接触传播是指病毒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这个没有。所谓的接触传播是指接触到病毒,病毒还活着,然后再通过眼结膜或呼吸道进入人体,这个被证实有。

4、有关潜伏期

潜伏期是指被感染后到出现症状的时间。钟南山院士团队2月9号报道中位数3天左右(此前报道的5.2天),最长的24天。解读:这个疾病潜伏期虽然最长有24天,但其实大部分感染者是在3天-7天发病的,所以不必对24天过份恐惧。

5、有关治愈后复发

这个没有确实的证据,我个人理解为那几个病例应该是没有实际达到出院标准(核酸检测和临床判断误差)而出院的,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治愈。不仅在这个疾病,在其他传染病中也常见这种情形,这个不属于医学概念上的复发。

6、有关病毒的“狡猾”

我认为不存在太多的狡猾,所谓的狡猾是拿SARS2和SARS比,有一些不同,比如早期呼吸道症状不明显,病情好转中突然恶化等等。

这些不是狡猾的表现,真正的狡猾表现是潜伏期超长,早期多数病人没有症状,治疗中很多病人病情恶化没有预测指标等等。这些在目前的信息中这些只是少数个案,不能成为规律。

三有关治疗

1、国家卫健委推荐的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克力芝、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朵尔。这些应该都是有效药物,没有争议。

2、有关磷酸氯喹和羟氯喹

按既往经验(针对其他疾病的治疗),这两个药物药理和疗效上一样,但后者副作用更低。

说实在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拿氯喹而不是羟氯喹做实验。但,毕竟羟氯喹没有做过SARS2的抗病毒体外实验,所以严格意义上不能认为羟氯喹也有同样的效果。

再但,我个人是相信羟氯喹是有同样作用的,而且羟氯喹能在药店买到,磷酸氯喹买不到。

我个人还认为(根据一些资料分析的),羟氯喹甚至可能有预防的作用。要是高危环境暴露过,盲服羟氯喹不会错的。

3、有关瑞德西韦药

据公开信息99%的概率有效,但由于这个药是未上市药物,所以这次疫情恐怕是出不了大力了。

4、有关重症治疗

卫健委强调,要把有创呼吸支持关口提前,这个基本上是针对武汉的的“点名”提醒,说明之前武汉这方面做得欠缺。

比如从网上流出的李医生治疗单看,有创是在心跳停止前后才实施的。

5、有关有创呼吸支持

稍微展开一点讲解

A、人体生命维持的必要条件是呼吸和心跳(循环)。呼吸的目的是保证血液中有氧气(同时向体外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的目的是保证将氧气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细胞)中,同时带回二氧化碳到肺部(排出)。这是一个不能长时间间断的过程。

B、正常人动脉血中的氧饱和度大于98%,绝大部分人都是99%,少数身体不好的人(比如肺气肿)在96%左右。正常人静脉血氧饱和度在70%-75%。所以,指夹式氧饱和度测量仪在70%以下就非常不准了(因为这时候需要有创的方法测氧饱和度),低于70%你可以认为就是一个小于70的数值,至于小到多少不知道,随病人不同而异。

C、人体可耐受的低氧时间:没有确定的数值。90%以下按天计算能耐受,70%以下估计按小时计算。

D、人体缺氧:大脑最为敏感,表现为精神萎靡甚至昏迷。但其他器官对缺氧的耐受性较好,不太过分的长时间缺氧不会导致死亡。这也是为什么单人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强调必须保证按压,而人工呼吸不是必须的原因。血液低氧没关系,只要保证流动(循环)就可以续命。

E、肺炎病人为什么会低氧:因为病毒侵犯肺部,造成机体炎性反应(体液渗出),在肺泡细胞和空气之间有渗出的体液阻隔,肺泡细胞与空气交换效率下降,同时导致低氧和高二氧化碳血症。

F、低氧治疗之氧疗:给予额外的高浓度氧气自主吸入,用提高吸入气体氧浓度的方式对抗交换效率下降,所谓的“开源”。

G、低氧治疗之无创呼吸机支持:无创呼吸机可以理解为戴上一个不透气的面罩,呼吸机给你正压打气,当然打的气中氧含量高于空气的。与单纯吸氧的好处是:使你呼吸不用那么费力,可以保证你有足够的通气量,同时减少你呼吸时做功(消耗能量),降低身体氧消耗量,从而降低机体对氧的需求,所谓的“开源节流”。

H、低氧治疗之有创呼吸机支持:插管,将一根导管插入主气管接上呼吸机帮助你通气。原理与无创一样,但好处有两点:通气可靠(你没有自主呼吸都没关系)、呼吸道管理(比如吸痰、打药等)更可靠方便。缺点:有创伤,增加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可能性,护理费人力,成本高。

I、低氧治疗之ECMO支持:将你的血液引出体外,在机器内氧合好后送回来,你喘不喘气不重要。但心脏不能停,否则没有循环,死水一潭氧多的冒泡都没用。

J、无创呼吸支持的最大弊端:在MERS和其他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中,有充分的文献证据显示,无创通气更容易造成心脏骤停猝死,这个可能与通气不可靠有关。

K、有创通气是否必须需要层流病床(病房),不是,这个可以肯定。层流的唯一目的是尽量不增加其他人的感染机会(尤其是其他病人,因为医护有防护服)。但如果整个病区都是感染者,这就无所谓了。非典整个北京都没有层流,而且我打赌火神山、雷神山也没有。

L、武汉为什么有创通气治疗这么少?我理解两个原因,主要是医护人手不够,其次是学术观点不同导致。

M、白肺≈肺纤维化=肺移植?负责任的告诉你:瞎说的。白肺是影像学表现,纤维化是病理学表现。纤维化一定是白肺,但反过来不成立。这种炎性渗出造成的影像学白肺,绝大部分(超过99%)不会导致需要肺移植的所谓费纤维化。

N、有创呼吸支持的意义:降低心跳停止猝死的几率,降低病情向危重型转变的几率。

6、有关其他治疗措施

方舱是降低死亡率的第一决定性因素,没有其他。

7、有关病情轻重

卫健委第六版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目前看武汉重型病死率在20%左右,危重型超过50%。

四有关病毒来源和未来走势

1、人造病毒

这个基本证伪,具体不再详述。这方面的认知很简单,看国外主流科学家的共识即可。

未来如果没有新的铁证不会反转。

2、自然病毒实验室泄露

目前看也是几乎没有可能,理由同上。

3、0号病人

已经没有可能找到。

其实大部分这种传染病是找不到0号病人的,最多找到第一个临床病例(指示病例)。但可惜的是,这个指示病例在这次疫情中也几乎找不到了。而当年SARS都找到了,这方面说我们是在倒退。

4、有关中间宿主

目前研究指向穿山甲的证据为多,但穿山甲身上还没找到“一模一样”的病毒,所以不能确定就是穿山甲。

我觉着2种可能性:另有中间宿主。或者穿山甲直接传到某个人,在人身上变异,然后再人传人。要是后者直接意味着病毒今后确定会常驻人群。

5、有关未来

按目前信息和防控态势看,病毒常驻人群变成季节性流行病的概率超过90%。理由也很简单,这个疾病目前的所有表现都支持它常驻人群,还没有一个表现不支持。

好消息是,几乎所有这种病毒随着流行,变异的结果几乎都是传染性更强(或者不变),但致病性显著减弱。这种表现是基于其他病毒的既往表现经验得出的,不是绝对,但还没有发现例外。

年的墨西哥美国H1N1流感,WHO最后的流调数据是病死率大概在0.03%,对应的是SARS最终的10%,和目前COVID-19的2%。

如果未来SARS2每年来一次,则人群中逐渐会有更多的人具有免疫力,也就是医学上所谓的“易感人群”减少,这样会慢慢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五有关疫苗

疫苗还是最为关键的武器,值得期待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220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