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困难为患者不同强度、不同性质的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及窒息等呼吸不适感的主观体验,可伴或不伴呼吸费力表现,如张口呼吸、鼻翼煽动、呼吸肌辅助参与呼吸运动等,也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患者的精神状况、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心理因素及疾病性质等对其呼吸困难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呼吸困难性质的分类有多种,按病程分为急性呼吸困难与慢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困难是指病程3周以内的呼吸困难;慢性呼吸困难是指持续3周以上的呼吸困难。按病因可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和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多见,其次为神经精神类疾病、中毒及血液疾病等Q
(-)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
各种原因导致的上、下气道阻塞,胸廓与膈运动障碍,呼吸肌力减弱与活动受限,使肺通气量降低、肺泡氧分压降低等均可引起呼吸困难,其可分为吸气性、呼气性和混合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多为上气道的阻塞或狭窄引起。常见于喉与气管疾病如急性喉炎、喉水肿、喉与气管异物,出现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为吸气困难,有明显的呼吸窘迫,张口抬肩,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下陷,有紫紺、烦躁,甚至意识障碍等急性缺氧表现。白喉、喉癌、气管肿瘤、气管受压(甲状腺肿大、纵隔肿瘤等)导致大气道通气受阻,患者表现为逐步出现并持续加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咽喉部堵塞感,伴有胸闷、气短,活动耐力下降。
2.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下气道的梗阻或狭窄病变引起。常见于支气管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癌等,以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故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时可闻及典型的哮鸣音。慢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老年人,有长期吸烟、粉尘接触等病史,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持续进展性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逐步下降,可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3.混合性呼吸困难由肺组织病变致肺呼吸面积减少引起。最多见的为肺部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菌导致的肺部感染如病毒性肺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肺部真菌病、肺结核等导致肺实质性病变、肺脓肿。此类疾病导致肺的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障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其次为急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各种原因导致的肺不张、肺尘埃沉着症、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再次为胸廓、胸膜疾病:如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广泛显著胸膜增厚、胸廓外伤和严重胸廓脊柱畸形等,导致肺容量、肺通气量下降,而呼吸困难。此外,还有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和运动神经元疾病累及颈髓、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药物(肌松剂等)致呼吸肌麻痹等,患者呼吸功能受
剩余36%未读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220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