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者以命相托,医者唯有一心赴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经常在微博上说的一句话。3月4日,当记者采访到陈院长时,已是夜间22时30分,面对镜头,他虽然神情透着疲倦,但依然难以抑制内心的欣慰:“手术很顺利,这个病人假如今天循环能够稳定、晚上渗血不多的话,第二天早上身体就会有明显好转。”
医院副院长陈静瑜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记者韩雅菘摄
晚上9点,当医院时,陈静瑜院长还在手术台上。医院的走廊里静悄悄的,只能看到少数的患者或家属,以及脚步匆匆的医务人员。经过简单询问,我们就来到了手术室门外。
医院副院长陈静瑜为患者进行手术的区域人民网记者韩雅菘摄
经过与保安大哥的交流,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对此次手术十分重视,很多病友、患者也特别 “手术很顺利。”陈院长走出手术室见到记者时说:“手术从开始准备到结束持续了近10个小时,今天这个病人是多发性的支气管扩张回声肺,反复几十年的感染,粘连非常厉害,再加上他有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因此手术难度很大。”在被问到手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他讲到:“切除病肺的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与患者的肺部存在广泛的炎症导致的粘连,病肺和心脏膈肌也是广泛的、紧密的粘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粘连之间找到一个间隙,把这个病肺切掉,所以要很好的控制住出血,才能完成这个手术。”
陈院长不仅是医生的身份,更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的前一天奋战一线”时,他说:“这位52岁的肺纤维化病人的病情发展很快,再不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借此机会,我也要感谢爱心人士的器官捐献,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得我们医护人员有能力和条件拯救今天这个呼吸衰竭的病人。”他很欣慰地说:“自从年开始全国启动脑死亡的器官捐献这项工作,我国的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年全年有个病人在脑死亡后进行了器官捐献,他们捐出了个器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这是我们国家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显示出我们老百姓的捐献意识在逐步增强。
“要直播这样一台高难度的手术,一开始我有些顾虑,但当我想到如果因为这台直播手术可以增强更多的中国民众对脑死亡器官捐献的认识,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陈院长对手术时采用直播的形式表示了认可。
医院副院长医院人民网记者韩雅菘摄
据陈院长介绍,今年两会上,自己的议案是加快脑死亡立法的步骤。他认为,我们是有社会基础的,老百姓也是有爱心的,而且很多病人家属也认可对脑死亡患者进行器官捐献,用行动拯救更多的病人。
在谈到脑死亡立法的意义时,他说:“一是有利于维护死者尊严;二是实施脑死亡标准体现了人类在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等观念上的进步,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三是利于有效利用医疗资源。”
大家都在看
催泪!父亲写给叛逆儿子的一封信,央视播出后转疯了
年哪些钱会涨,哪些收费会降?你关心的都在这…
两个字形容政府工作报告——痛!爽!
(人民网两会专题报道)
主 编丨杨鸿光 编 辑丨谭琳
赞赏
长按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whcm.com/zcmbwh/5748.html